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免疫学论文

PRV变异株与疫苗株主要糖蛋白的免疫原性差异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1页
    1.1 伪狂犬病及其流行情况第12页
    1.2 伪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第12-16页
        1.2.1 伪狂犬病病毒分类地位及结构特征第12-13页
        1.2.2 伪狂犬病病毒重要的糖蛋白及其功能研究第13-16页
    1.3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第16-19页
        1.3.1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原理第16-17页
        1.3.2 CRISPR/Cas9 技术在病毒基因组编辑中的应用第17-19页
    1.4 伪狂犬病的防控及疫苗研究第19-20页
        1.4.1 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控第19页
        1.4.2 伪狂犬病的疫苗研究第19-20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gB、gC、gD替换的PRV重组病毒第21-40页
    2.1 材料第21页
        2.1.1 病毒、细胞、质粒第21页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1页
    2.2 方法第21-30页
        2.2.1 构建基因替换的PRV重组病毒第21-29页
        2.2.2 基因替换的PRV重组病毒生物学特性分析第29-30页
    2.3 结果第30-38页
        2.3.1 基因替换的PRV重组病毒构建第30-36页
        2.3.2 基因替换的PRV重组病毒生物学特性分析第36-38页
    2.4 讨论第38-40页
第三章 重组PRV小鼠免疫原性评价试验第40-48页
    3.1 材料第40页
        3.1.1 病毒、细胞第40页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0页
    3.2 方法第40-42页
        3.2.1 灭活疫苗的制备第40页
        3.2.2 实验动物分组第40-41页
        3.2.3 重组PRV小鼠免疫原性评价试验第41-42页
    3.3 结果第42-46页
        3.3.1 灭活疫苗的制备第42页
        3.3.2 小鼠免疫后血清中gB抗体监测第42-44页
        3.3.3 攻毒后小鼠临床症状及死亡率第44-45页
        3.3.4 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组织中病毒载量第45-46页
    3.4 讨论第46-48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介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亚型禽偏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下一篇:宿主因子DENND1B影响流感病毒复制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