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BIM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装配式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实施阶段风险评价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技术介绍 | 第19-27页 |
2.1 BIM技术 | 第19-20页 |
2.1.1 BIM技术概念 | 第19页 |
2.1.2 BIM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 装配式建筑 | 第20-22页 |
2.2.1 装配式建筑概念 | 第20-21页 |
2.2.2 装配式建筑特点 | 第21-22页 |
2.3 风险评价 | 第22-27页 |
2.3.1 风险评价原则 | 第22-23页 |
2.3.2 风险评价体系 | 第23-24页 |
2.3.3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 | 第24-27页 |
第3章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 第27-41页 |
3.1 采购阶段 | 第27-29页 |
3.2 设计阶段 | 第29-33页 |
3.2.1 初步设计 | 第29-30页 |
3.2.2 深化设计 | 第30-31页 |
3.2.3 构件拆分设计 | 第31-32页 |
3.2.4 预制构件与机电模型协同 | 第32-33页 |
3.2.5 构件加工详图生成 | 第33页 |
3.3 生产阶段BIM应用 | 第33-35页 |
3.3.1 构件生产过程管理 | 第33-34页 |
3.3.2 构件仓储管理 | 第34页 |
3.3.3 构件物流管理 | 第34-35页 |
3.4 施工阶段 | 第35-38页 |
3.4.1 施工现场部署 | 第35-37页 |
3.4.2 现场施工 | 第37-38页 |
3.4.3 施工综合管理 | 第38页 |
3.4.4 工程验收与交付 | 第38页 |
3.5 运营阶段 | 第38-41页 |
3.5.1 运营维护 | 第38-41页 |
第4章 风险评价体系建立 | 第41-57页 |
4.1 装配式建筑项目问题汇总 | 第41-45页 |
4.2 风险识别 | 第45-48页 |
4.2.1 基于工作包划分的风险识别 | 第45-48页 |
4.3 WBS-RBS风险矩阵的建立 | 第48-57页 |
4.3.1 工作分解矩阵建立 | 第49-50页 |
4.3.2 风险分解矩阵建立 | 第50-51页 |
4.3.3 WBS-RBS风险矩阵建立 | 第51-52页 |
4.3.4 AHP法确定权重系数 | 第52-55页 |
4.3.5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5-57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57-73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57-62页 |
5.2 项目风险评价 | 第62-71页 |
5.2.1 建立WBS-RBS风险识别矩阵 | 第62页 |
5.2.2 风险识别结果 | 第62-64页 |
5.2.3 AHP法确定权重系数 | 第64-68页 |
5.2.4 模糊综合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 第68-71页 |
5.3 评价结果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