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5页 |
1.1 植物对盐、干旱和冷胁迫的响应机制 | 第14-18页 |
1.1.1 盐、干旱和冷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 第14-15页 |
1.1.2 植物响应盐、干旱和冷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 | 第15-17页 |
1.1.2.1 植物响应盐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 | 第15-16页 |
1.1.2.2 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 | 第16-17页 |
1.1.2.3 植物响应冷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 | 第17页 |
1.1.3 棉花对盐、干旱和冷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 第17-18页 |
1.2 GPCR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2.1 GPCR的作用机制 | 第18-19页 |
1.2.2 植物GPCR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2.3 植物GPCR与非生物胁迫 | 第20页 |
1.3 MATE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3.1 MATE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 | 第21页 |
1.3.2 MATE蛋白质结构 | 第21页 |
1.3.3 MATE蛋白质功能研究 | 第21-23页 |
1.3.3.1 转运生物碱 | 第22页 |
1.3.3.2 转运类黄酮 | 第22页 |
1.3.3.3 转运有机酸调节离子平衡 | 第22-23页 |
1.3.3.4 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 | 第23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陆地棉GPCR候选基因GhTOM增强拟南芥耐盐性 | 第25-48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5-31页 |
2.1.1 棉花TOM蛋白质鉴定和序列分析 | 第25页 |
2.1.2 TOM基因染色体定位和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25页 |
2.1.3 TOM系统发育和基因结构分析 | 第25页 |
2.1.4 RNA-seq数据分析非生物胁迫下Gh TOM的表达模式 | 第25-26页 |
2.1.5 植物转化和过表达Gh_A07G0747(GhTOM)拟南芥筛选 | 第26-28页 |
2.1.5.1 DNA提取 | 第26-27页 |
2.1.5.2 RNA提取及c DNA合成 | 第27页 |
2.1.5.3 qRT-PCR分析 | 第27页 |
2.1.5.4 目的片段克隆及重组载体构建 | 第27页 |
2.1.5.5 农杆菌转化及过表达植株筛选 | 第27-28页 |
2.1.6 Gh_A07G0747(GhTOM)蛋白质亚细胞定位 | 第28-29页 |
2.1.6.1 目的片段克隆及重组载体构建 | 第28-29页 |
2.1.6.2 农杆菌转化及观察 | 第29页 |
2.1.7 过表达Gh_A07G0747(GhTOM)拟南芥对盐胁迫耐受性的响应 | 第29页 |
2.1.8 根系伸长和存活率测定 | 第29页 |
2.1.9 过氧化氢酶(CAT)提取和测定 | 第29-30页 |
2.1.1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提取和分析 | 第30页 |
2.1.11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30页 |
2.1.12 丙二醛(MDA)含量分析 | 第30页 |
2.1.13 qRT-PCR分析拟南芥盐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 | 第30-31页 |
2.1.14 qRT-PCR分析棉花组织中Gh_A07G0747(GhTOM)的表达 | 第3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1-45页 |
2.2.1 棉花GPCR候选蛋白TOM鉴定及序列和结构分析 | 第31-35页 |
2.2.2 TOM系统发育分析 | 第35页 |
2.2.3 TOM染色体定位和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35-36页 |
2.2.4 基因Gh_A07G0747(GhTOM)在拟南芥中过表达 | 第36页 |
2.2.5 盐胁迫下拟南芥氧化剂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 第36-41页 |
2.2.6 基因Gh_A07G0747(GhTOM)增强拟南芥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 第41-43页 |
2.2.7 盐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3页 |
2.2.8 过表达Gh_A07G0747(GhTOM)拟南芥叶绿素含量分析 | 第43-45页 |
2.2.9 Gh_A07G0747(GhTOM)蛋白质亚细胞定位 | 第45页 |
2.3 讨论 | 第45-48页 |
第三章 棉花DTX/MATE基因增强拟南芥对盐、干旱和冷胁迫的耐受性 | 第48-8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3.1.1 棉花DTX/MATE蛋白质鉴定、序列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和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48页 |
3.1.2 棉花DTX/MATE基因染色体定位和结构分析 | 第48页 |
3.1.3 RNA-seq分析DTX/MATE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48-49页 |
3.1.4 植物转化和过表达Gh_D06G0281(DTX/MATE)拟南芥筛选 | 第49页 |
3.1.5 Gh_D06G0281(DTX/MATE)蛋白质亚细胞定位 | 第49页 |
3.1.6 拟南芥对盐、干旱和冷胁迫的耐受性鉴定 | 第49页 |
3.1.7 发芽率和根系伸长测定 | 第49-50页 |
3.1.8 CMS,RLWC和 ELWL测定 | 第50页 |
3.1.8.1 CMS测定 | 第50页 |
3.1.8.2 RLWC测定 | 第50页 |
3.1.8.3 ELWL测定 | 第50页 |
3.1.9 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提取 | 第50页 |
3.1.10 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50-51页 |
3.1.11 qRT-PCR分析拟南芥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 | 第51页 |
3.1.12 棉花组织RNA提取和目的基因qRT-PCR分析 | 第51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1-86页 |
3.2.1 棉花DTX/MATE蛋白质鉴定及序列和结构分析 | 第51-52页 |
3.2.2 DTX/MATE蛋白质系统发育分析和功能分类 | 第52-65页 |
3.2.3 棉花DTX/MATE基因染色体和亚细胞定位 | 第65-66页 |
3.2.4 RNA-seq和 qRT-PCR分析Gh_D06G0281(DTX/MATE)的表达 | 第66-76页 |
3.2.5 拟南芥在盐、干旱和冷胁迫下的生理特性 | 第76-79页 |
3.2.6 拟南芥在盐、干旱和冷胁迫下氧化剂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 第79页 |
3.2.7 目的基因增强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对ABA的敏感性 | 第79-82页 |
3.2.8 目的基因增强拟南芥对盐、干旱和冷胁迫的耐受性 | 第82-85页 |
3.2.9 拟南芥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85-86页 |
3.3 讨论 | 第86-89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7页 |
附录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作者简历 | 第109-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