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2.1 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研究第11-13页
        1.2.2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具体内容研究第13-18页
        1.2.3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方法研究第18-20页
        1.2.4 文献述评第20-21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1-22页
        1.3.1 研究目标第21页
        1.3.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2-23页
        1.4.1 研究方法第22页
        1.4.2 技术路线第22-23页
    1.5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第23-25页
        1.5.1 创新之处第23页
        1.5.2 研究不足第23-25页
第2章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理论研究第25-34页
    2.1 概念界定及辨析第25-28页
        2.1.1 农户与农户规模第25-26页
        2.1.2 适度规模经营与经营规模第26-27页
        2.1.3 技术效率、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第27-28页
    2.2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理论基础第28-31页
        2.2.1 技术效率理论第28-29页
        2.2.2 规模经济理论第29-30页
        2.2.3 农户行为理论第30-31页
        2.2.4 农业生产函数理论第31页
    2.3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框架第31-33页
        2.3.1 农地规模区间的划分第32页
        2.3.2 最优经营规模的测算第32-33页
    2.4 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山东农地经营概况与样本描述第34-48页
    3.1 山东省小麦种植现状第34-38页
        3.1.1 山东省小麦种植面积第34-35页
        3.1.2 山东省小麦种植产量第35-36页
        3.1.3 山东省户均耕地面积第36-37页
        3.1.4 山东省小麦生产成本及收益第37-38页
    3.2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第38-40页
        3.2.1 样本点的选择第38-39页
        3.2.2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第39-40页
    3.3 样本农户统计特征描述第40-46页
        3.3.1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第40-43页
        3.3.2 农户经营规模的划分第43-44页
        3.3.3 样本农户生产投入行为分析第44-46页
    3.4 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证研究第48-60页
    4.1 生产技术效率最优规模区间测算第48-53页
        4.1.1 基于SFA方法生产技术效率测算的基本原理第48-49页
        4.1.2 基于SFA方法生产技术效率模型的设定与变量说明第49页
        4.1.3 生产技术效率模型的实证分析第49-53页
    4.2 生产成本最优规模区间测算第53-56页
        4.2.1 基于半对数函数生产成本模型的设定与变量说明第53-54页
        4.2.2 生产成本模型的实证分析第54-56页
    4.3 经济效益最优规模区间测算第56-57页
    4.4 技术效率、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最优公共区间第57-58页
    4.5 最优规模经营农户案例分析第58-59页
    4.6 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60-62页
    5.1 本文研究结论第60页
    5.2 政策建议第60-61页
    5.3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种粮主体培育研究
下一篇:德州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履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