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5-17页 |
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3页 |
2.1 财务风险及财务风险评价概念 | 第17-18页 |
2.1.1 财务风险基本涵义 | 第17页 |
2.1.2 财务风险评价涵义 | 第17-18页 |
2.2 功效系数法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2.1 功效系数法涵义 | 第18页 |
2.2.2 功效系数法步骤 | 第18-19页 |
2.2.3 功效系数法优缺点 | 第19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3.1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3.2 财务风险预警理论 | 第20-23页 |
3 C公司现行财务风险评价方法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23-33页 |
3.1 C公司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1.1 C公司简介 | 第23页 |
3.1.2 C公司当前财务状况 | 第23-24页 |
3.2 C公司目前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分析 | 第24-30页 |
3.2.1 筹资能力分析 | 第25-26页 |
3.2.2 投资能力分析 | 第26-27页 |
3.2.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27-29页 |
3.2.4 发展能力分析 | 第29-30页 |
3.3 C公司目前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3.3.1 C公司目前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 | 第30-31页 |
3.3.2 C公司现行财务风险评价方法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4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C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方法设计与应用 | 第33-49页 |
4.1 设计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可行性分析和设计思路 | 第33-35页 |
4.1.1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4页 |
4.1.2 应用功效系数法设计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设计思路 | 第34-35页 |
4.2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5-39页 |
4.2.1 筹资风险指标选取 | 第35-36页 |
4.2.2 投资风险指标选取 | 第36-37页 |
4.2.3 营运风险指标选取 | 第37页 |
4.2.4 发展风险指标选取 | 第37-39页 |
4.3 财务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9-42页 |
4.3.1 确定主成分 | 第39-41页 |
4.3.2 权重的计算 | 第41-42页 |
4.4 确定财务风险评价方法 | 第42-44页 |
4.5 确定财务风险评价标准 | 第44-45页 |
4.5.1 确定评价标准值 | 第44页 |
4.5.2 确定财务风险预警区间 | 第44-45页 |
4.6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C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 第45-49页 |
4.6.1 基于功效系数法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应用 | 第45-47页 |
4.6.2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47-49页 |
5 C公司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 第49-53页 |
5.1 筹资风险控制措施 | 第49-50页 |
5.2 投资风险控制措施 | 第50页 |
5.3 营运风险控制措施 | 第50-51页 |
5.4 发展风险控制措施 | 第51-53页 |
6 结论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