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小型电机定子绕线机器人轨迹规划及绕线张力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意义第10-11页
        1.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1.2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轨迹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张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绕线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第18-33页
    2.1 缠绕过程绕线原理分析第18-20页
    2.2 绕线机器人送线过程分析第20-25页
        2.2.1 送线过程任务描述第20-21页
        2.2.2 机器人位姿变换第21-23页
        2.2.3 齐次变换矩阵第23-25页
    2.3 绕线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求解第25-32页
        2.3.1 机器人D-H表示方法第25-26页
        2.3.2 机器人运动学正解第26-29页
        2.3.3 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第29-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绕线机器人绕线过程轨迹规划第33-52页
    3.1 末端缠绕过程轨迹规划第33-39页
        3.1.1 末端缠绕模型建立第33-35页
        3.1.2 缠绕轨迹方程建立第35-39页
    3.2 送线过程轨迹规划第39-43页
        3.2.1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第40-43页
        3.2.2 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第43页
    3.3 送线轨迹仿真分析第43-51页
        3.3.1 建立送线过程绕线机器人模型第43-47页
        3.3.2 送线轨迹仿真分析第47-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绕线张紧过程的张力分析第52-73页
    4.1 张力理论模型建立第52-56页
        4.1.1 厚壁筒理论第52-54页
        4.1.2 径向应力与环向应力第54-56页
    4.2 张紧过程力学理论分析第56-60页
        4.2.1 张力产生原理第56-58页
        4.2.2 张紧过程力学方程建立第58-60页
    4.3 绕线张紧过程仿真分析第60-68页
        4.3.1 漆包线仿真模型建立第60-62页
        4.3.2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62-68页
    4.4 张力拉伸实验验证第68-72页
        4.4.1 实验方案设计第68-70页
        4.4.2 实验结果分析第70-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与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斜面式静压推力轴承动压性能研究
下一篇:失衡数据情况下成团细胞图像合成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