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研究述评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3 研究析评第18页
    1.3 研究设计第18-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页
        1.3.3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20-22页
        1.4.1 研究创新点第20页
        1.4.2 研究不足第20-22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第22-32页
    2.1 基本概念第22-27页
        2.1.1 历史虚无主义第22-24页
        2.1.2 红色文化第24-27页
    2.2 基础理论第27-32页
        2.2.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第27-28页
        2.2.2 文化领导权理论第28-29页
        2.2.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第29-32页
第三章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认知现状第32-52页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32-33页
        3.1.1 研究对象和样本概况第32页
        3.1.2 问卷说明第32-33页
    3.2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33-38页
        3.2.1 效度分析第33-36页
        3.2.2 信度分析第36-38页
    3.3 问卷测量结果分析第38-52页
        3.3.1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总体认知情况第38-43页
        3.3.2 基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问卷测量结果分析第43-52页
第四章 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第52-58页
    4.1 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的具体表现第52-54页
        4.1.1 影响大学生对中国革命的理性认知第52-53页
        4.1.2 动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精神价值的认同第53-54页
        4.1.3 削弱红色文化的崇高性第54页
    4.2 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的原因第54-58页
        4.2.1 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第54-55页
        4.2.2 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形式独特、方法隐蔽第55-57页
        4.2.3 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存在诸多不足第57-58页
第五章 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影响的对策第58-66页
    5.1 构建调查体系,建立信息收集分析体系第58-59页
    5.2 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传播途径的监管第59-61页
        5.2.1 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渠道的监管第59-60页
        5.2.2 规范红色文化中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改编第60-61页
    5.3 提高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性第61-66页
        5.3.1 建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体系第61-63页
        5.3.2 充分发挥思政课对红色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第63-64页
        5.3.3 充分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第64-66页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76页
作者简介第76-78页
附录Ι第78-82页
附录Ⅱ第82-84页
附录Ⅲ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合法”与“明显不当”之协调
下一篇:分子束外延生长InAs/AlSb二维电子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