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语文教学论文

儿童民族文化习得场研究--以广西融水雨卜苗寨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导论第9-17页
 (一) 研究的缘起第9-10页
 (二) 概念的界定第10-11页
 (三) 研究综述第11-14页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五)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一、器物营造儿童民族文化习得道踪第17-28页
 (一) 吊脚楼——苗族存在方式的建筑空间第18-23页
 (二) 火塘——苗族的祖先和家庭生活的中心第23-25页
 (三) 芦笙柱——苗族精神核心的图徽第25-28页
二、仪式建筑儿童民族文化习得殿堂第28-35页
 (一) 育儿仪式——儿童身心民族化的初始第28-30页
 (二) 宗族仪式——儿童的宗族集体记忆表征获得第30-33页
 (三) 苗族不同分支间互动仪式——民族凝聚力的生成第33-35页
三、外来文化交织儿童民族文化习得网络第35-40页
 (一) 本土的民族文化场第35-36页
 (二) 外来文化与本土民族文化的交锋第36-40页
四、学校构建儿童民族文化习得现代外延空间第40-45页
 (一) 学校从“在场”的相连性到“脱域”的独立性第40-42页
 (二) 学校文化传递“统一”与“模糊”并存第42-45页
五、结语第45-48页
注释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56页
后记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看小说《回顾:公元2000-1887年》的三个中译本
下一篇:泰国英语教育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