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设置速度锁定型变曲率摩擦摆支座连续梁桥结构减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2页
        1.1.1 桥梁震害第9-10页
        1.1.2 摩擦摆支座与速度锁定器的作用第10-11页
        1.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1.2.1 桥梁抗震设计第12-15页
        1.2.2 桥梁减隔震技术第15-16页
        1.2.3 摩擦摆支座在桥梁减隔震中的应用第16-19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9-21页
第2章 未设置减隔震装置典型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第21-37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计算模型建立第21-26页
        2.2.1 典型桥梁结构尺寸第21-25页
        2.2.2 计算模型建立第25-26页
    2.3 地震动输入第26-27页
    2.4 计算模型地震响应分析第27-35页
        2.4.1 动力特性分析第27-32页
        2.4.2 地震响应分析第32-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设置速度锁定型变曲率摩擦摆支座连续梁桥减震性能分析第37-73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速度锁定器工作原理及其参数设置第37-39页
        3.2.1 工作原理第37-38页
        3.2.2 参数设置第38-39页
    3.3 E1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减震效果分析第39-55页
        3.3.1 减震性能评价指标第39页
        3.3.2 模型一减震性能分析第39-43页
        3.3.3 模型二减震性能分析第43-45页
        3.3.4 模型三减震性能分析第45-48页
        3.3.5 评价指标η-g与结构自振周期T关系式推导第48-55页
    3.4 E2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减震效果分析第55-64页
        3.4.1 滑动型摩擦摆支座的模拟第55-56页
        3.4.2 不同因素对桥梁减震效果影响分析第56-60页
        3.4.3 地震动因素对桥梁减震效果影响分析第60-64页
    3.5 速度锁定型摩擦摆支座剪力销设计第64-66页
        3.5.1 剪力销的设置及作用第64页
        3.5.2 剪力销剪断力设计值确定第64-66页
    3.6 摩擦摆支座滞回性能分析第66-70页
        3.6.1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第66-67页
        3.6.2 球摆尺寸对摩擦摆支座滞回性能影响分析第67-69页
        3.6.3 摩擦摆支座滞回性能分析第69-70页
    3.7 本章小结第70-73页
第4章 连续梁桥模型振动台试验第73-91页
    4.1 引言第73页
    4.2 试验模型设计第73-77页
        4.2.1 模型设计第73-74页
        4.2.2 模型基础及桥墩设计第74-76页
        4.2.3 模型材料性能及制作第76-77页
    4.3 试验设计第77-82页
        4.3.1 测点布置第77-79页
        4.3.2 地震动输入第79页
        4.3.3 试验方案设计第79-82页
    4.4 试验现象和结果分析第82-89页
        4.4.1 试验现象第82-83页
        4.4.2 自振频率分析第83-85页
        4.4.3 加速度响应分析第85-86页
        4.4.4 位移响应分析第86-87页
        4.4.5 墩顶剪力响应分析第87-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5章 速度锁定型变曲率摩擦摆支座工程应用第91-99页
    5.1 工程概况第91-92页
        5.1.1 桥梁结构形式第91-92页
        5.1.2 地质情况第92页
    5.2 计算模型建立及其地震响应分析第92-94页
        5.2.1 动力特性分析第93-94页
        5.2.2 地震响应分析第94页
    5.3 速度锁定型摩擦摆支座对桥梁减震效果分析第94-96页
        5.3.1 E1 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分析第94-95页
        5.3.2 E2 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分析第95-96页
    5.4 经济效应评价第96-98页
    5.5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9-101页
    6.1 主要结论第99-100页
    6.2 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类矩形盾构盾尾及隧道钢管片设计与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地铁振动对不同基础形式建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