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观花树木类论文--其他论文

美丽异木棉种质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1页
    1.1 研究状况第11-14页
        1.1.1 园林应用方面第11页
        1.1.2 分类方面第11-14页
    1.2 花期物候观测第14-15页
    1.3 种质鉴定方法第15-18页
        1.3.1 形态学方法第15页
        1.3.2 孢粉学方法第15页
        1.3.3 细胞学方法第15-16页
        1.3.4 生化标记第16页
        1.3.5 DNA分子标记第16-18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1.5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花期物候观测第21-3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2.1.1 调查地概况第21页
        2.1.2 材料第21页
        2.1.3 方法第21-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30页
        2.2.1 花期物候观测第22-29页
        2.2.2 花期物候方差分析第29-30页
    2.3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形态学性状多样性聚类分析第31-4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3.1.1 调查地概况第31页
        3.1.2 调查材料第31页
        3.1.3 形态性状调查第31页
        3.1.4 形态性状分析方法第31-3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2-47页
        3.2.1 形态学性状基本数据分析第32-39页
        3.2.2 形态学性状相关性分析第39页
        3.2.3 主成分分析第39-43页
        3.2.4 形态学性状聚类分析第43-44页
        3.2.5 基于吉贝属分类检索表的形态学分析第44-47页
    3.3 小结第47-49页
        3.3.1 形态学性状多样性第47页
        3.3.2 形态学性状相关性与因子分析第47页
        3.3.3 形态学聚类分析第47页
        3.3.4 形态学聚类结果与吉贝属检索表的比较第47-49页
第四章 ISSR分子标记分析第49-6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9-51页
        4.1.1 实验材料第49页
        4.1.2 实验方法第49-5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1-60页
        4.2.1 DNA提取的结果第51-52页
        4.2.2 ISSR-PCR体系优化第52-53页
        4.2.3 ISSR引物筛选结果第53-54页
        4.2.4 指纹图谱的建立第54-57页
        4.2.5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57页
        4.2.6 172份种质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第57-60页
    4.3 小结第60-63页
        4.3.1 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建立第60-61页
        4.3.2 分子指纹图谱的建立第61页
        4.3.3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种质资源聚类结果第61-62页
        4.3.4 ISSR分子标记聚类与形态学性状聚类结果的比较第62-6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5.1 总结第63-64页
    5.2 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9-70页
附录A第70-73页
附录B第73-78页
附录C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花龙种子休眠特性及种苗快速繁育研究
下一篇:深圳滨海公园植物与群落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