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研究--以衡水地区三所高中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第10-11页
        1.1.2 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教育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3 文献述评第17-18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页
    1.4 研究问题及思路第18-20页
    1.5 研究方法第20-21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8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5页
        2.1.1 教育信息化第21页
        2.1.2 信息技术第21-22页
        2.1.3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维度第22-24页
        2.1.4 数学教师技术素养第24-25页
        2.1.5 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第25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5-28页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25-26页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6-27页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7-28页
3 问卷设计与分析第28-33页
    3.1 调查目的、对象及方法第28页
        3.1.1 调查目的第28页
        3.1.2 调查对象第28页
        3.1.3 调查方法第28页
    3.2 调查问卷结构与设计第28-29页
    3.3 问卷的初设计与第一次试测第29-30页
    3.4 问卷的再设计与第二次测试第30-33页
        3.4.1 问卷信度分析第31页
        3.4.2 问卷效度分析第31-33页
4 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分析第33-68页
    4.1 数学教师基本信息描述性分析第33-39页
        4.1.1 性别第33-34页
        4.1.2 年级第34-35页
        4.1.3 学历第35-36页
        4.1.4 教龄第36-37页
        4.1.5 计算机水平第37-38页
        4.1.6 数学教师学习使用软件与网络的渠道第38-39页
        4.1.7 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受阻因素第39页
    4.2 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异性分析第39-56页
        4.2.1 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分析第39-40页
        4.2.2 性别差异性分析第40-41页
        4.2.3 学校差异性分析第41-42页
        4.2.4 学历差异性分析第42-43页
        4.2.5 教龄差异性分析第43-49页
        4.2.6 计算机水平差异性第49-54页
        4.2.7 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异性综合分析第54-56页
    4.3 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各维度调查结果与分析第56-68页
        4.3.1 数学教师基本技术素养数据分析第56-59页
        4.3.2 数学教师计划与准备能力数据分析第59-60页
        4.3.3 数学教师组织与管理能力数据分析第60-62页
        4.3.4 数学教师评价与诊断能力数据分析第62-63页
        4.3.5 数学教师学习与发展能力数据分析第63-65页
        4.3.6 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各维度综合分析第65-68页
5 课堂实录与访谈第68-79页
    5.1 T1教师个案分析第68-71页
    5.2 T2教师个案分析第71-73页
    5.3 T3教师个案分析第73-75页
    5.4 访谈结果及课堂观察分析第75-7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9-86页
    6.1 研究结论第79-82页
    6.2 研究建议第82-84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附录一 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问卷第90-95页
附录二 数据第95-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职数学混合式学习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GK-拓扑相关范畴中映射的同伦性质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