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光敏型白化茶绿色突变体茶树‘黄金绿生物学特性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2页
    1.1 植物叶色突变体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 新梢白化茶树的概念及研究进展第16-17页
        1.2.1 光敏型新梢白化茶树第16页
        1.2.2 温敏型新梢白化茶树第16-17页
        1.2.3 白化茶开发研究前景第17页
    1.3 光敏型新梢白化茶品种'黄金芽'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4 高等植物光系统Ⅱ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第18-20页
        1.4.1 光合作用第18-19页
        1.4.2 光系统Ⅱ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第19-20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0-22页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页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光敏型新梢白化茶'黄金芽'及其绿色突变体'黄金绿'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第22-36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2.2.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2.2 试验仪器第23页
        2.2.3 试验方法第23-2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5-35页
        2.3.1 不同茶树品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第25-28页
        2.3.2 采摘时间对茶树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第28-32页
        2.3.3 遮荫对茶树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第32-35页
    2.4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茶树转录组测序分析第36-58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6-41页
        3.2.1 试验材料第36-37页
        3.2.2 试验仪器第37页
        3.2.3 试验方法第37-41页
    3.3 结果和分析第41-57页
        3.3.1 总RNA提取质量评估第41-42页
        3.3.2 测序数据统计第42-48页
        3.3.3 转录组测序组装情况分析第48-49页
        3.3.4 转录组注释情况分析第49-54页
        3.3.5 数字化基因表达谱结果第54-57页
    3.4 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黄金芽'及其绿色突变体'黄金绿'类囊体相关基因表达研究第58-70页
    4.1 引言第58-59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9-62页
        4.2.1 实验材料第59页
        4.2.2 试验仪器第59页
        4.2.3 实验方法第59-62页
    4.3 结果和分析第62-68页
        4.3.1 总RNA提取质量第62-63页
        4.3.2 光系统Ⅱ(PS Ⅱ)主要蛋白的基因表达第63-68页
    4.4 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5.1 结论第70-71页
    5.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OsIPK1和OsITPK6培育低植酸水稻
下一篇:西藏野生大麦与栽培大麦耐低磷差异及相关QTL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