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碳排放研究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关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期碳排放测算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关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期节能减排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沥青面层施工期碳排放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50页 |
2.1 沥青面层施工期碳排放来源 | 第18-27页 |
2.1.1 施工机械 | 第18-22页 |
2.1.2 原材料 | 第22-26页 |
2.1.3 人工 | 第26-27页 |
2.2 沥青面层施工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5页 |
2.2.1 施工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4页 |
2.2.2 原材料生产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2.2.3 人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页 |
2.3 沥青面层施工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筛选 | 第35-49页 |
2.3.1 施工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层级划分 | 第35-37页 |
2.3.2 施工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筛选 | 第37-4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沥青面层施工期碳排放当量测算模型构建 | 第50-60页 |
3.1 碳排放当量测算基础 | 第50-52页 |
3.1.1 能源发热值 | 第50页 |
3.1.2 碳排放因子 | 第50页 |
3.1.3 碳排放当量 | 第50-52页 |
3.2 沥青面层施工期碳排放当量测算模型构建 | 第52-59页 |
3.2.1 沥青面层施工机械碳排放当量测算模型 | 第52-58页 |
3.2.2 沥青面层原材料生产碳排放当量测算模型 | 第58页 |
3.2.3 沥青面层人工碳排放当量测算模型 | 第58-5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益娄高速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期碳排放当量测算 | 第60-70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60页 |
4.2 沥青面层施工机械碳排放当量测算 | 第60-66页 |
4.2.1 沥青面层施工机械方案设计 | 第60-61页 |
4.2.2 施工机械方案碳排放当量测算及结果分析 | 第61-66页 |
4.3 沥青面层原材料生产碳排放当量测算 | 第66-67页 |
4.4 沥青面层人工碳排放当量测算 | 第67-68页 |
4.5 益娄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碳排放当量测算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沥青面层施工低碳化措施 | 第70-76页 |
5.1 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碳排放当量关键环节分析 | 第70页 |
5.2 沥青拌和站低碳化施工措施 | 第70-73页 |
5.2.1 低温施工新措施 | 第70-71页 |
5.2.2 改变能源类型 | 第71-72页 |
5.2.3 改进加热工艺 | 第72-73页 |
5.3 沥青面层原材料低碳化措施 | 第73-75页 |
5.3.1 原材料生产低碳化措施 | 第73-74页 |
5.3.2 绿色材料的运用 | 第74-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创新点 | 第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85页 |
附录B 高速公里沥青面层碳排放影响因素专家打分表 | 第85-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