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1-13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3-15页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四、本文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5页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拟解决的问题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22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6页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6-18页 |
三、旅游发展理论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一、古镇 | 第20-21页 |
二、政府职能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南浔古镇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 第22-30页 |
第一节 南浔古镇旅游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 | 第22-26页 |
一、南浔古镇发展人文资源 | 第22-24页 |
二、南浔古镇历史文化背景 | 第24-25页 |
三、南浔古镇2011-2015的发展情况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在管理和发展南浔古镇的职能现状 | 第26-30页 |
一、江南六大古镇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 第26-28页 |
二、南浔与乌镇发展现状比较 | 第28-29页 |
三、南浔地方政府发展南浔古镇职能现状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南浔古镇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7页 |
第一节 南浔古镇旅游发展规划缺乏“南浔特色” | 第30-31页 |
一、南浔古镇景区同质化严重 | 第30-31页 |
二、南浔古镇旅游规划评审流于形式 | 第31页 |
三、南浔古镇发展规划缺乏文化特色 | 第31页 |
第二节 基层政府的规划执行效率普遍较低 | 第31-33页 |
一、古镇历史文物建筑分级分类保护利用进度缓慢 | 第32页 |
二、古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特色文化挖掘力度有待加大 | 第32页 |
三、古镇文化产业和文化要素挖掘宣传力度薄弱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政府的组织管理架构效率较低 | 第33-34页 |
一、各层级之间的纵向管理效率低下 | 第33-34页 |
二、部门之间横向协调机制不完善 | 第34页 |
第四节 各主体合作机制尚不健全 | 第34-36页 |
一、基础设施配套缺乏 | 第35页 |
二、“软实力”配套措施薄弱 | 第35页 |
三、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 第35-36页 |
第五节 政府的旅游运营监管能力亟待加强 | 第36-37页 |
一、内部对古镇运营发展缺乏有力监督 | 第36页 |
二、公众参与渠道少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南浔古镇旅游发展政府职能存在问题的因素分析 | 第37-44页 |
第一节 古镇发展规划缺乏“南浔文化特色” | 第37-38页 |
一、规划编制忽略公众需求 | 第37页 |
二、缺乏特色传统文化挖掘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政府部门的古镇运营保护绩效考核机制尚未完善 | 第38-39页 |
一、大量民居充斥古镇导致难以监管 | 第38-39页 |
二、古镇文化挖掘力度不够 | 第39页 |
三、古镇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 第39页 |
四、政府对古镇考核管理滞后 | 第39页 |
第三节 古镇可持续性运营模式亟待完善 | 第39-41页 |
一、古镇运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 第40页 |
二、区级层面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 第40-41页 |
三、市场主体活跃程度不高 | 第41页 |
第四节 古镇建设开发中多元主体合作机制难以构建 | 第41-42页 |
一、南浔古镇的旅游配套、交通体系不完善 | 第41-42页 |
二、南浔古镇的旅游产业发展相对而言比较滞后 | 第42页 |
第五节 政府职能监管方面公民的参与度不够 | 第42-44页 |
一、精细化管理不足 | 第42页 |
二、游客的古镇体验度不足 | 第42-43页 |
三、公众监督缺位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南浔古镇管理机制创新的对策 | 第44-53页 |
第一节 建立南浔古镇特色化发展模式 | 第44-46页 |
一、理顺健全古镇保护管理体制机制 | 第44页 |
二、制定完善保护规划 | 第44-45页 |
三、依托信息技术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 第45-46页 |
四、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 第46页 |
第二节 完善政府决策流程和方式 | 第46-48页 |
一、创新融资模式 | 第46-47页 |
二、创新政府和市场的合作方式 | 第47页 |
三、设立南浔古镇文化遗产保护引导基金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强化南浔古镇组织管理和政策支持 | 第48-49页 |
一、完善古镇管理运营机制 | 第48页 |
二、加大要素支持力度 | 第48页 |
三、提升基础硬件设施配套 | 第48-49页 |
第四节 构建“四位一体”的南浔旅游新模式 | 第49-51页 |
一、引导鼓励社会组织参与 | 第49-50页 |
二、构建“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 第50-51页 |
第五节 建立南浔古镇文化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 | 第51-53页 |
一、摸清南浔古镇文化资源 | 第51页 |
二、建立多部门联席接待制度 | 第51页 |
三、建立面对面联系制度 | 第51-52页 |
四、加大政府公布信息的透明度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图表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