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激光感知的喷涂机器人智能编程算法研究与软件开发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3页
        1.2.1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离线编程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2 工件表面特征提取关键技术以及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3 喷涂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4 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3-24页
    1.4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第24-26页
第二章 基于激光感知的喷涂机器人智能编程系统设计第26-38页
    2.1 喷涂作业相关问题描述第26-27页
    2.2 机器人通用编程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第27-31页
        2.2.1 需求分析第27-28页
        2.2.2 总体结构第28页
        2.2.3 子系统划分第28-29页
        2.2.4 传感器接口设计第29-31页
    2.3 喷涂机器人智能编程系统解决方案第31-36页
        2.3.1 传感器选型第31-32页
        2.3.2 作业场景第32-33页
        2.3.3 需求分析第33页
        2.3.4 系统框架第33-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基于点云的喷涂工件平面边界特征快速提取方法第38-64页
    3.1 总体安排第38页
    3.2 激光扫描获取工件表面点云信息第38-40页
    3.3 点云空间索引第40-42页
    3.4 点云预处理第42-43页
        3.4.1 直通滤波法截取工件点云第42页
        3.4.2 体素栅格法简化点云第42-43页
        3.4.3 高斯滤波法去除离群点第43页
    3.5 工件边界多边形特征提取第43-54页
        3.5.1 基于RANSAC的点云分割第44-46页
        3.5.2 点云投影至二维平面第46页
        3.5.3 平面点云的边界特征提取第46-47页
        3.5.4 多边形特征拟合第47-53页
        3.5.5 多边形特征校正第53-54页
    3.6 工件平面特征提取实验第54-63页
        3.6.1 激光扫描获取点云第54-55页
        3.6.2 点云预处理第55-58页
        3.6.3 特征提取第58-61页
        3.6.4 可行性对比分析第61-63页
    3.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基于喷涂面平面边界特征的喷涂作业规划方法第64-90页
    4.1 喷涂作业规划总体结构第64页
    4.2 喷涂模型选择及参数优化第64-66页
        4.2.1 喷涂模型的选择第65页
        4.2.2 喷涂路径参数优化第65-66页
    4.3 全覆盖式喷涂路径规划第66-73页
        4.3.1 现有的全覆盖式路径规划算法分析第66-67页
        4.3.2 基于扫描线算法的特征线与多边形求交第67-71页
        4.3.3 路径生成第71-73页
    4.4 基于拓扑分片的喷涂路径规划第73-81页
        4.4.1 现有分片算法分析第73-76页
        4.4.2 基于外包分层的扫描线分解法第76-80页
        4.4.3 多边形子片的喷涂走向选取第80-81页
    4.5 针对平面复杂拓扑结构的喷涂作业规划方法仿真验证第81-88页
        4.5.1 喷涂模型选择与参数优化第81-82页
        4.5.2 喷涂路径生成第82-86页
        4.5.3 生成中间语言程序第86-87页
        4.5.4 喷涂质量评估第87-88页
    4.6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五章 喷涂智能编程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第90-112页
    5.1 前端感知模块第90-95页
        5.1.1 软件功能设计与实现第90-93页
        5.1.2 与通用离线编程软件平台的数据交互第93-95页
    5.2 喷涂作业规划子系统第95-99页
    5.3 中间语言子系统第99-107页
        5.3.1 设计原则第99-100页
        5.3.2 中间语言语法规则设计第100-103页
        5.3.3 中间语言编译器第103-106页
        5.3.4 应用实例第106-107页
    5.4 后置处理模块第107-111页
        5.4.1 后置处理模块数据段转换规则第108页
        5.4.2 后置处理模块指令段转换规则第108-110页
        5.4.3 应用实例第110-111页
    5.5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机械臂半自主控制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自供电低功耗热电-光电集成微传感器热电光电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