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新型沥青路面优化设计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第2章 沥青路面排水能力分析 | 第21-35页 |
| 2.1 概述 | 第21页 |
| 2.2 设计降雨强度的确定—以南京市为例 | 第21-25页 |
| 2.3 降水入渗物理过程及产流机制 | 第25-26页 |
| 2.4 路面排水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26-33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3章 沥青路面有水条件下热效应分析 | 第35-65页 |
| 3.1 概述 | 第35页 |
| 3.2 fluent软件介绍 | 第35-37页 |
| 3.3 模型中的参数 | 第37-43页 |
| 3.4 道路补水降温模型 | 第43-53页 |
| 3.5 保水路面蒸发分析 | 第53-6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4章 沥青路面补水方式分析 | 第65-93页 |
| 4.1 概述 | 第65页 |
| 4.2 需水量计算 | 第65-70页 |
| 4.3 实验与软件模拟结果比较 | 第70-76页 |
| 4.4 不同工况下补水降温比较 | 第76-88页 |
| 4.5 三维与二维模拟结果比较 | 第88-91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 第5章 道路水循环设计 | 第93-109页 |
| 5.1 概述 | 第93页 |
| 5.2 水量平衡分析 | 第93-94页 |
| 5.3 雨水回收单项设计 | 第94-101页 |
| 5.4 LID附属设施 | 第101-104页 |
| 5.5 城市道路水循环系统设计 | 第104-108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09-110页 |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0-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15页 |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