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理论论文--汽车动力性论文

主动进气格栅对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主要符号表第15-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国内外对主动进气格栅技术的应用第19-21页
    1.4 本文研究方法第21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汽车空气动力学理论基础第23-32页
    2.1 汽车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第23-26页
        2.1.1 气动力和气动力矩第23-25页
        2.1.2 车身表面的压强分布第25-26页
    2.2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第26-29页
        2.2.1 汽车外流场的基本假设第26-27页
        2.2.2 基本控制方程组第27-28页
        2.2.3 湍流问题的求解方法第28-29页
    2.3 数值模拟求解流程第29-32页
第3章 单辆轿车瞬态模拟结果分析第32-40页
    3.1 物理模型第32-33页
    3.2 动网格技术第33-34页
    3.3 计算域的建立和网格划分第34-36页
    3.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设置第36-37页
    3.5 气动阻力系数分析第37-38页
    3.6 轿车单车瞬态模拟第38-39页
    3.7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超车过程中进气格栅开启与关闭对整车的影响第40-55页
    4.1 超车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第40-43页
        4.1.1 超车过程的设置第40-41页
        4.1.2 计算域的设置及网格的划分第41-42页
        4.1.3 边界条件设置第42页
        4.1.4 数值模拟方案第42-43页
    4.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3-46页
        4.2.1 格栅开启与关闭对气动阻力系数的影响第43-44页
        4.2.2 格栅的开启与关闭对升力系数的影响第44-45页
        4.2.3 格栅的开启与关闭对侧向力系数的影响第45-46页
    4.3 压力场和流场分析第46-50页
    4.4 X/L=1.5处气动力系数及流场分析第50-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超车过程中进气格栅开启与关闭对整车的影响第55-68页
    5.1 会车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第55-59页
        5.1.1 会车过程的设置第55-56页
        5.1.2 计算域的设置及网格的划分第56-58页
        5.1.3 边界条件设置第58页
        5.1.4 数值模拟方案第58-59页
    5.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9-62页
        5.2.1 进气格栅的开启与关闭对阻力系数的影响第59-60页
        5.2.2 进气格栅的开启与关闭对升力系数的影响第60-61页
        5.2.3 进气格栅的开启与关闭对侧向力系数的影响第61-62页
    5.3 压力场及流场的分析第62-64页
    5.4 X/L=0处气动力系数及流场分析第64-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创新点第69页
    6.3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致谢第78-8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汽车评论挖掘研究
下一篇:水平管内超临界压力CO2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