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中国地理论文--专类地理论文--历史地理论文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近代化研究--历史地理学视角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2-47页
    一、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近代化研究意义第12-16页
    二、区域的界定和时段的选择第16-23页
    三、相关研究成果述评第23-37页
    四、研究的主题、思路与研究方法第37-45页
    五、预期创新第45-47页
第一章 西北地区城镇发展的环境条件第47-60页
    一、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第48-51页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第51-53页
    三、西北地区之人文环境第53-56页
    四、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城镇变迁概述第56-60页
第二章 新、青、宁三省行政区划演变与城镇发展第60-79页
    一、民国时期新疆行政区划演变与城镇发展第62-69页
    二、民国时期青海行政区划演变与城镇发展第69-73页
    三、民国时期宁夏行政区划演变与城镇发展第73-77页
    小结第77-79页
第三章 新式交通与城镇近代化研究第79-108页
    一、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新式交通建设与布局第80-92页
    二、陇海铁路与关中地区城镇演变第92-100页
    三、新式交通对宝鸡城市近代化作用探析第100-107页
    小结第107-108页
第四章 城镇人口规模及等级体系研究第108-136页
    一、历史城镇人口研究的思考第108-110页
    二、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人口及其演变第110-126页
    三、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等级体系分析第126-132页
    小结第132-136页
第五章 城镇商业近代化研究第136-164页
    一、陕西重要城镇商业经济发展第141-146页
    二、甘肃重要城镇商业经济发展第146-150页
    三、青海重要城镇商业经济发展第150-153页
    四、宁夏重要城镇商业经济发展第153-155页
    五、新疆重要城镇商业经济发展第155-160页
    小结第160-164页
第六章 城镇近代工业初见成效第164-182页
    一、1912—1928年城镇工业艰难发展阶段第165-166页
    二、1928—1937年城镇工业初步进展阶段第166-168页
    三、1937—1945年城镇工业开发高潮阶段第168-178页
    四、1945-1949年城镇工业徘徊不前甚至倒退阶段第178页
    小结第178-182页
第七章 城镇近代金融体系形成第182-204页
    一、1912-1932年城镇近代金融业的创建第182-187页
    二、1932—1937年城镇近代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第187-194页
    三、1937年—1949年城镇金融体系的形成第194-199页
    小结第199-204页
第八章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城镇近代化第204-226页
    一、城镇教育事业发展概况第204-217页
    二、城镇近代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17-222页
    三、城镇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第222-224页
    小结第224-226页
结语第226-234页
参考文献第234-246页
致谢第246-248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48页

论文共2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唐时期长安、洛阳之间地域空间研究
下一篇:空间过程、环境认知与意象表达--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地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