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单层MoS_2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 第9-19页 |
1.2.1 单层MoS_2的基本结构 | 第9页 |
1.2.2 单层MoS_2的物理化学特性 | 第9-14页 |
1.2.3 单层MoS_2的制备 | 第14-17页 |
1.2.4 单层MoS_2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21-33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分子动力学计算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2.3 数值算法 | 第22-24页 |
2.3.1 Velert算法 | 第22-23页 |
2.3.2 Leap-frog算法 | 第23页 |
2.3.3 Gear算法 | 第23-24页 |
2.4 原子间势函数 | 第24-27页 |
2.4.1 对势 | 第24-25页 |
2.4.2 多体势 | 第25-27页 |
2.5 模拟的边界条件 | 第27页 |
2.6 能量最小化 | 第27-30页 |
2.6.1 梯度法(最速下降法) | 第28页 |
2.6.2 共轭梯度法 | 第28-30页 |
2.7 系综 | 第30页 |
2.8 温度控制技术 | 第30-32页 |
2.8.1 速度标度法 | 第31页 |
2.8.2 Berendsen热浴法 | 第31-32页 |
2.8.3 Caussian热浴法 | 第32页 |
2.8.4 Nose-Hoover热浴法 | 第32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建模 | 第33-38页 |
3.1 MATLAB、VMD和LAMMPS软件介绍 | 第33-34页 |
3.2 利用MATLAB实现单层MoS_2的建模 | 第34-37页 |
3.2.1 MoS_2的晶体结构 | 第34-35页 |
3.2.2 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拉伸实验模拟 | 第38-53页 |
4.1 模型尺寸对单层MoS_2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8-41页 |
4.1.1 实验几何模型的确定 | 第38页 |
4.1.2 模拟方法和过程 | 第38-39页 |
4.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9-41页 |
4.2 应变速率对单层MoS_2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1 实验几何模型的确定 | 第41页 |
4.2.2 模拟方法和过程 | 第41页 |
4.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1-42页 |
4.3 温度效应对单层MoS_2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2-46页 |
4.3.1 实验几何模型的确定 | 第42-43页 |
4.3.2 模拟方法和过程 | 第43页 |
4.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3-46页 |
4.4 手性效应对单层MoS_2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52页 |
4.4.1 实验几何模型的确定 | 第46-47页 |
4.4.2 模拟方法和过程 | 第47页 |
4.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7-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53-55页 |
总结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