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3页 |
1.1 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背景 | 第9-15页 |
1.1.1 三氟甲基化合物应用 | 第9-12页 |
1.1.2 常见的三氟甲基化类型 | 第12-15页 |
1.2 过渡金属促进的三氟甲基化反应 | 第15-19页 |
1.3 羰基化反应 | 第19-21页 |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31页 |
2.1 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3-25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23-25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2.2 仪器原理 | 第25-28页 |
2.2.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第25-26页 |
2.2.2 气相色谱(GC) | 第26页 |
2.2.3 电子顺磁共振谱(ESR) | 第26-27页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7页 |
2.2.5 核磁共振(NMR) | 第27-28页 |
2.2.6 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 | 第28页 |
2.2.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 第28页 |
2.3 催化反应 | 第28-29页 |
2.4 三氟甲基化合物的提纯方法 | 第29页 |
2.5 自由基检测方法 | 第29页 |
2.6 离子色谱检测方法 | 第29-30页 |
2.7 光催化反应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锰化合物对芳烃及杂环化合物C-H键的直接三氟甲基化 | 第31-58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锰化合物对苯的直接三氟甲基化 | 第32-40页 |
3.2.1 不同反应参数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1.1 不同时间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1.2 不同溶剂和反应气氛对反应体系的影响规律 | 第36-37页 |
3.2.2 二氧化锰和一水合硫酸锰稳定性探究 | 第37-39页 |
3.2.3 二氧化锰失活机制探究 | 第39-40页 |
3.3 二氧化锰对不同底物分子耐受性探究 | 第40-43页 |
3.4 一水合硫酸锰对不同底物分子耐受性探究 | 第43-45页 |
3.5 反应机理探讨 | 第45-50页 |
3.5.1 三氟甲基亚磺酸钠稳定性测试 | 第45-46页 |
3.5.2 二氧化锰催化反应的阴离子检测 | 第46-47页 |
3.5.3 二氧化锰对苯三氟甲基化反应的ICP-MS和离子色谱表征 | 第47页 |
3.5.4 硫酸根离子检测 | 第47-48页 |
3.5.4.1 二氧化锰催化体系的硫酸根检测 | 第47-48页 |
3.5.4.2 二价锰催化体系的硫酸根检测 | 第48页 |
3.5.5 自由基反应机制判别及ESR表征 | 第48-50页 |
3.6 反应后二氧化锰的再生 | 第50-5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3.8 相关产物的19F NMR谱图 | 第52-58页 |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促进的CO羰基化反应 | 第58-67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P(Ph)_3/Pd(OAc)_2-超强碱体系的一氧化碳羰基化反应 | 第58-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4.4 羰基化合物的GC-MS谱图 | 第63-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7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8-79页 |
附件 | 第79-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