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 COMSOL Multipshysics软件介绍 | 第16-20页 |
2.1 COMSOL Multipshysics数值模拟软件的使用分析 | 第16-17页 |
2.2 数值模拟软件中自定义方程 | 第17-18页 |
2.3 模拟研究边界条件 | 第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3 冻土路基温度场 | 第20-24页 |
3.1 热传导基本定律 | 第20页 |
3.2 路基的温度场控制方程 | 第20-2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4 青藏高原冻土路基的阴阳坡效应分析 | 第24-43页 |
4.1 模拟过程基本假定 | 第24页 |
4.2 路基温度场微分控制方程 | 第24页 |
4.3 路基温度场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4.4 模型建立 | 第25-26页 |
4.5 计算模型的单元划分 | 第26-29页 |
4.6 物理场使用参数 | 第29页 |
4.7 求解器选择 | 第29-30页 |
4.8 阴阳坡效应对普通路堤温度场的影响 | 第30-39页 |
4.9 阴阳坡下土体温差 | 第39-42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基于非均匀开孔通风管路基调控阴阳坡效应 | 第43-51页 |
5.1 物理模型建立 | 第43-45页 |
5.2 模型控制方程与参数 | 第45-46页 |
5.3 模型网格划分与求解器选择 | 第46页 |
5.4 具有阴阳坡的分非均匀开孔透壁通风管路基温度场特征分析 | 第46-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52页 |
6.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在校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