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1 吡咯喹啉醌(PQQ)的简介 | 第11-14页 |
1.2 PQQ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1.2.1 PQQ合成基因簇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 第14-16页 |
1.2.2 PQQ的合成途径及基因簇各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 | 第16-20页 |
1.3 M16家族蛋白酶简介 | 第20-22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吡咯喹啉醌(PQQ)生物合成途径中pqqF基因的克隆、表达及PqqF蛋白的纯化 | 第23-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1 宿主菌 | 第23页 |
2.1.2 培养基 | 第23页 |
2.1.3 主要酶与试剂 | 第23页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2.2.1 pqqF基因编码蛋白的序列分析 | 第24页 |
2.2.2 Serratia sp. FS14菌的pET28a-pqqF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4-26页 |
2.2.3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C43(DE3)中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第26-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2.3.1 pqqF基因编码蛋白的序列分析 | 第28-29页 |
2.3.2 Serratia sp. FS14菌的pqqF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9-30页 |
2.3.3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C43 (DE3)中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第30-35页 |
2.4 讨论 | 第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吡咯喹啉醌(PQQ)生物合成途径中PqqF蛋白晶体结构的解析 | 第37-59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3.1.2 培养基 | 第37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3.2.1 PqqF重组蛋白结晶条件的初筛及优化 | 第37-39页 |
3.2.2 衍射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39页 |
3.2.3 PqqF晶体结构的解析 | 第39-40页 |
3.2.4 PqqF晶体结构的分析 | 第40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0-55页 |
3.3.1 PqqF蛋白晶体 | 第40-42页 |
3.3.2 Se-Met-PqqF蛋白的亲和层析纯化 | 第42页 |
3.3.3 Se-Met-PqqF蛋白凝胶过滤层析 | 第42-43页 |
3.3.4 Se-Met-PqqF蛋白晶体 | 第43页 |
3.3.5 PqqF晶体结构的解析 | 第43-45页 |
3.3.6 PqqF的单体结构 | 第45-47页 |
3.3.7 PqqF的活性中心 | 第47-49页 |
3.3.8 N端残余多肽与PqqF的相互作用 | 第49-55页 |
3.4 讨论 | 第55-57页 |
3.5 小结 | 第57-59页 |
全文总结 | 第59-6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附录 | 第71-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