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58页
    一、研究的缘起第12-20页
        (一) 规引社会道德规范的实然需求第12-14页
        (二) 促进社会融合的有效选择第14-17页
        (三) 保障社会成长的现实回应第17-20页
    二、文献综述第20-36页
        (一) 国家——社会关系研究第20-25页
        (二) 传统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第25-27页
        (三) 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与责任研究第27-32页
        (四) 慈善道德基础和社会规范研究第32-36页
    三、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36-52页
        (一) 慈善、慈善事业概念和理论基础第36-45页
        (二) 政府责任概念和理论基础第45-52页
    四、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第52-58页
        (一) 论文结构第52-53页
        (二) 理论分析框架第53-55页
        (三) 研究方法第55-57页
        (四)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57-58页
第二章 慈善事业与政府责任的关系分析第58-107页
    一、政府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第58-71页
        (一) 政府职能和政府责任第58-65页
        (二) 政府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第65-71页
    二、政府介入慈善事业的必要性第71-82页
        (一) 慈善事业的功能与作用第71-77页
        (二) 介入慈善事业的政府工具第77-82页
    三、慈善事业中政府责任存在的问题第82-91页
        (一)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第82-86页
        (二) 政府责任的“缺位”与“越位”第86-91页
    四、慈善事业中政府责任的比较研究第91-107页
        (一) 政府责任的国际比较第91-101页
        (二) 合理借鉴第101-107页
第三章 伦理性实体的政府责任:社会道德规范型塑第107-147页
    一、伦理性实体的政府合理性及作用第107-117页
        (一) 伦理性实体的理论溯源第107-109页
        (二) 政府行为的价值合理性第109-112页
        (三) 政府伦理责任的类型和路径第112-117页
    二、慈善伦理思想内涵和价值诉求第117-129页
        (一) 传统慈善伦理内涵第118-122页
        (二) 现代慈善伦理内涵第122-126页
        (三) 慈善伦理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契合性第126-129页
    三、慈善伦理认知与政府伦理救济第129-147页
        (一) 中国慈善事业理念与认知的历史演变第130-134页
        (二) 我国慈善伦理思想的缺陷第134-135页
        (三) 政府慈善伦理救济的主要内容第135-147页
第四章 政治性实体的政府责任:社会权力归还第147-185页
    一、政府的社会权力归还第147-156页
        (一) 权力归还的逻辑起点第148-152页
        (二) 职能转变与权力归还第152-156页
    二、社会权力归还与社会结构第156-169页
        (一) 权力归还与社会整合第156-161页
        (二) 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第161-165页
        (三) 中国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变第165-167页
        (四) 慈善事业的社会整合功能第167-169页
    三、社会权力归还与慈善事业整合第169-185页
        (一) 权力归还的实现途径第170-179页
        (二) 慈善事业整合的政府立场第179-185页
第五章 制度性实体的政府责任:社会立法供给第185-222页
    一、慈善事业与政府法律制度供给第186-194页
        (一) 社会立法的内涵与意义第186-189页
        (二) 慈善法律制度供给的内容第189-190页
        (三) 中国慈善法律制度建设回顾第190-194页
    二、慈善法律制度供给存在的问题第194-204页
        (一) 慈善事业法制不完备第195-198页
        (二) 慈善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第198-200页
        (三) 慈善事业运营制度不规范第200-202页
        (四) 慈善事业激励制度不完善第202-204页
    三、政府法律制度供给路径安排第204-222页
        (一) 加快完善慈善事业立法进程第205-207页
        (二) 规范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机制第207-209页
        (三) 健全慈善组织的监督问责机制第209-216页
        (四) 逐步确立有效的慈善激励制度第216-222页
第六章 结论和余论第222-228页
参考文献第228-237页
后记第237-238页

论文共2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早期电影与好莱坞
下一篇: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