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2-26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6页
        (一) 选题背景第12-14页
        (二) 研究意义第14-16页
    二、文献综述第16-23页
        (一)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6-19页
        (二)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9-22页
        (三) 问题与不足第22-23页
    三、研究进路与研究方法第23-26页
        (一) 研究进路第23-24页
        (二) 研究方法第24-26页
第一章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理论基础第26-67页
    第一节 侵权责任能力的理论定位第26-35页
        一、侵权责任能力的概念第26-30页
        二、侵权责任能力的特征第30-33页
        三、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的设置目的第33-35页
    第二节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的哲学基础第35-43页
        一、自由意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35-38页
        二、自由意志理论对侵权归责的影响第38-41页
        三、自由意志理论需要通过科学方法验证吗?第41-43页
    第三节 侵权责任能力与其他民事能力的关系第43-56页
        一、侵权责任能力与法律行为能力第43-47页
        二、侵权责任能力与广义行为能力第47-56页
    第四节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的理论价值第56-64页
    本章小结第64-67页
第二章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的比较法考察第67-96页
    第一节 罗马法中的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第67-75页
        一、年龄与侵权责任能力第68-69页
        二、精神状态与侵权责任能力第69-70页
        三、罗马法上的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的特点第70-74页
        四、评析第74-75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中的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第75-88页
        一、法国法上的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第75-79页
        二、德国法上的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第79-83页
        三、日本法上的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第83-85页
        四、苏联法与俄罗斯法上的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第85-86页
        五、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上的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第86-87页
        六、评析第87-88页
    第三节 英美法系中的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第88-94页
        一、英国法上的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第88-91页
        二、美国法上的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第91-93页
        三、评析第93-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三章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的构成与判断第96-135页
    第一节 识别能力的理论定位第96-103页
        一、识别能力的内容第97-99页
        二、识别能力与意思能力第99-103页
    第二节 侵权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第103-111页
        一、采识别能力标准的立法例第104-106页
        二、采年龄标准的立法例第106-108页
        三、采“年龄+识别能力”标准的立法例第108-109页
        四、采行为能力标准的立法例第109-111页
    第三节 我国现行法的选择第111-124页
        一、《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解释论第111-120页
        二、《侵权责任法》第9条第2款的解释论第120-121页
        三、《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的体系化解释第121-124页
    第四节 现行制度选择之反思与批判第124-133页
        一、以行为能力作为侵权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的不合理性第125-128页
        二、相关观点及评析第128-131页
        三、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应然选择第131-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第四章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的具体展开第135-179页
    第一节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与过错判断第135-139页
    第二节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与过失相抵第139-155页
        一、相关概念之厘定第140-143页
        二、过失相抵规则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功能第143-144页
        三、过失相抵与侵权责任能力之间的关系第144-150页
        四、承认受害人的侵权责任能力的必要性第150-155页
    第三节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与共同侵权第155-166页
        一、共同侵权的认定与侵权责任能力第155-159页
        二、现行规则之评价与反思第159-166页
    第四节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与衡平责任第166-172页
        一、衡平责任的体系定位第166-167页
        二、衡平责任的性质、功能与理论依据第167-170页
        三、衡平责任在我国法上的体现第170-172页
    第五节 行为人暂时丧失识别能力时所致损害的分担规则第172-177页
    本章小结第177-179页
第五章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与监护人责任第179-216页
    第一节 罗马法上的监护人责任第179-184页
    第二节 两大法系国家和地区中的监护人责任第184-204页
        一、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中的监护人责任第184-195页
        二、英美法系中的监护人责任规则第195-200页
        三、初步的比较法考察第200-204页
    第三节 我国法上的监护人责任规则第204-214页
        一、《侵权责任法》第9条与第32条之解析第204-207页
        二、我国法上的监护人责任的性质与特点第207-210页
        三、现行规则之评价与反思第210-214页
    本章小结第214-216页
第六章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回应第216-241页
    第一节 过失客观化形成的冲击及回应第216-224页
        一、相关的应对方案及评析第216-220页
        二、“过失客观化”与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相矛盾吗?第220-224页
    第二节 权利能力制度可以包含侵权责任能力制度吗?第224-232页
        一、权利能力制度的价值与基础第225-227页
        二、对“权利能力包含说”的反驳第227-232页
    第三节 侵权法功能变迁形成的冲击及回应第232-239页
        一、侵权法功能的变迁第232-234页
        二、侵权责任能力制度与侵权法的救济功能相冲突吗?第234-239页
    本章小结第239-241页
结论第241-245页
参考文献第245-258页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58-259页
后记第259-261页

论文共2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下一篇:中国出口生产效率提升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