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汽车总线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CAN/FlexRay总线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页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21-36页 |
2.1 CAN总线及协议 | 第21-27页 |
2.1.1 CAN总线概述 | 第21-22页 |
2.1.2 CAN通信机制 | 第22-24页 |
2.1.3 CAN总线分层结构 | 第24-26页 |
2.1.4 CAN帧类型及格式 | 第26-27页 |
2.2 FlexRay总线及协议 | 第27-33页 |
2.2.1 FlexRay概述 | 第27-29页 |
2.2.2 FlexRay通信机制 | 第29-30页 |
2.2.3 FlexRay时钟周期 | 第30-32页 |
2.2.4 FlexRay帧格式 | 第32-33页 |
2.3 基于网关的CAN/FlexRay混合网络 | 第33-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CAN/FlexRay混合网络的系统模型 | 第36-46页 |
3.1 系统架构及分析模型 | 第36-39页 |
3.1.1 系统整体架构 | 第36-37页 |
3.1.2 分析模型及术语标记 | 第37-39页 |
3.2 CAN/FlexRay混合网络的网关硬件设计 | 第39-40页 |
3.3 CAN/FlexRay混合网络的网关报文映射 | 第40-45页 |
3.3.1 FlexRay报文到CAN报文的映射 | 第41-43页 |
3.3.2 CAN报文到FlexRay报文的映射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CAN/FlexRay混合网络的可调度性分析 | 第46-55页 |
4.1 CAN端最坏响应时间分析 | 第46-47页 |
4.1.1 CAN本地消息最坏响应时间分析 | 第46页 |
4.1.2 FlexRay静态段端经由网关到CAN消息最坏响应时间分析 | 第46-47页 |
4.1.3 FlexRay动态段端经由网关到CAN消息最坏响应时间分析 | 第47页 |
4.2 FlexRay端最坏响应时间分析 | 第47-50页 |
4.2.1 FlexRay本地消息最坏响应时间分析 | 第48页 |
4.2.2 CAN端经由网关到FlexRay静态段消息最坏响应时间分析 | 第48-49页 |
4.2.3 CAN端经由网关到FlexRay动态段消息最坏响应时间分析 | 第49-50页 |
4.3 穷举搜索算法 | 第50-52页 |
4.4 MAX-MIN算法 | 第52-53页 |
4.5 可调度性分析算法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5-60页 |
5.1 实验环境与方法 | 第55-56页 |
5.2 实验室结果及分析 | 第56-59页 |
5.2.1 小消息集下的性能分析 | 第56-57页 |
5.2.2 大消息集下的性能分析 | 第57-58页 |
5.2.3 性能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总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