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燃料替代物超临界燃烧的动力学机理构建及多维数值模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超临界燃烧技术简介 | 第11-16页 |
1.2.1 超临界燃烧的定义 | 第11-12页 |
1.2.2 超临界燃烧的特征 | 第12-13页 |
1.2.3 超临界燃烧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汽油替代燃料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课题内容及意义 | 第18-21页 |
2 数值模拟基础及软件简介 | 第21-37页 |
2.1 CHEMKIN-PRO软件 | 第21-27页 |
2.1.1 简介 | 第21-23页 |
2.1.2 计算模型 | 第23-26页 |
2.1.3 计算方法介绍 | 第26-27页 |
2.2 CONVERGE软件 | 第27-36页 |
2.2.1 简介 | 第27页 |
2.2.2 流体动力学基本控制方程组 | 第27-28页 |
2.2.3 湍流模型 | 第28-30页 |
2.2.4 喷雾模型 | 第30-32页 |
2.2.5 燃烧模型 | 第32-33页 |
2.2.6 排放模型 | 第33-34页 |
2.2.7 数值计算方法介绍 | 第34-3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超临界化学动力学机理构建 | 第37-53页 |
3.1 机理修改必要性分析 | 第37-38页 |
3.2 机理的修正 | 第38-47页 |
3.2.1 正庚烷机理修正 | 第38-41页 |
3.2.2 异辛烷机理修正 | 第41-43页 |
3.2.3 甲苯机理修正 | 第43-45页 |
3.2.4 二异丁烯机理修正 | 第45-47页 |
3.3 修改机理的验证 | 第47-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4 三维计算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53-59页 |
4.1 发动机的几何模型及网格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4.2 计算模型的验证 | 第54-58页 |
4.2.1 模型的选择 | 第54页 |
4.2.2 发动机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54-55页 |
4.2.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55-57页 |
4.2.4 模型的校正 | 第57-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亚/超临界工况下GDI燃烧过程模拟 | 第59-91页 |
5.1 汽油替代燃料临界参数及物性参数计算 | 第59-61页 |
5.1.1 汽油替代燃料临界参数计算 | 第59-61页 |
5.1.2 汽油替代燃料物性参数计算 | 第61页 |
5.2 燃油喷射策略的确定 | 第61-62页 |
5.3 混合气形成分析 | 第62-64页 |
5.3.1 超临界喷射与亚临界喷射SMD对比 | 第63-64页 |
5.3.2 当量比对比分析 | 第64页 |
5.4 燃烧性能对比分析 | 第64-70页 |
5.5 排放性能对比分析 | 第70-75页 |
5.5.1 碳烟及NO_X排放分析 | 第70-73页 |
5.5.2 CO排放分析 | 第73-75页 |
5.6 不同初始条件对超临界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75-89页 |
5.6.1 进气压力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76-83页 |
5.6.2 进气温度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83-8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91-92页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工作展望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附录 | 第101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已完成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1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目录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