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地方法制论文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以汾河流域为例

摘要第13-15页
ABSTRACT第15-17页
引言第18-23页
    (一)研究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存在法律问题的意义第18-19页
        1.理论意义第18-19页
        2.实践意义第19页
    (二)国内外关于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第19-20页
        1.国外学者研究综述第19-20页
        2.国内学者研究综述第20页
    (三)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相关概念第20-23页
        1.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补偿对象第20-21页
        2.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法学概念第21-23页
一、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存在的法律问题第23-28页
    (一)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尚未有专门立法第23页
        1.汾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立法现状第23页
        2.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立法状况存在的问题第23页
    (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范围窄第23-25页
        1.汾河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现状第23-24页
        2.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三)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立法原则模糊第25-26页
        1.汾河流域关于横向生态补偿的立法原则现状第25页
        2.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立法原则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四)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法定补偿方式单一第26页
        1.汾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法定补偿方式现状第26页
        2.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定补偿方式存在的问题第26页
    (五)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制度缺失第26-28页
        1.汾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制度现状第26-27页
        2.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存在法律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8-34页
    (一)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尚未有专门立法的原因第28-29页
        1.生态补偿入法较晚第28页
        2.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立法研究刚起步第28页
        3.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践滞后第28-29页
    (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范围窄的原因第29-30页
        1.实践基础薄弱第29页
        2.学者研究缺乏第29页
        3.流域水文环境存在复杂性第29-30页
    (三)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立法原则模糊的原因第30-31页
        1.政策性原则被地方立法错误照搬第30-31页
        2.原则未体现出横向特点第31页
    (四)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补偿法定方式单一的原因第31-32页
        1.实践的方式单一第31-32页
        2.资金补偿方式最便捷第32页
    (五)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制度缺失的原因第32-34页
        1.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制度的实践缺失第32-33页
        2.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制度的研究缺失第33-34页
三、研究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的理论依据第34-39页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第34-35页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5-36页
    (三)外部性理论第36-37页
    (四)法的公平价值理论第37-38页
    (五)自然资源产权理论第38-39页
四、国外关于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法治实践及经验借鉴第39-44页
    (一)国外关于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法治实践第39-42页
        1.德国捷克关于易北河生态补偿第39页
        2.美国纽约市与上游Catskills流域的生态补偿第39-40页
        3.厄瓜多尔地区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第40页
        4.日本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第40-41页
        5.哥斯达黎加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第41-42页
    (二)国外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治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第42-44页
        1.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的启示第42页
        2.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立法的启示第42-43页
        3.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定补偿方式的启示第43-44页
五、解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的思路第44-50页
    (一)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进行专门立法第44页
    (二)丰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第44-45页
    (三)明确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指导原则第45-47页
    (四)丰富并落实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法定补偿方式第47-48页
    (五)构建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制度第48-50页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独立性研究
下一篇:微课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