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独立性研究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引言第13-19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二)文献综述第14-17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页
    (四)研究内容第17-19页
一、我国环评机构独立性之基本理论第19-25页
    (一)环评机构的发展历程第19-20页
    (二)环评机构独立性的内涵第20-21页
    (三)环评机构独立的必要性分析第21-25页
        1.中介组织自身特性要求环评机构应当独立第21-22页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运行要求环评机构必须独立第22-25页
二、我国环评机构独立性之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第25-31页
    (一)环评机构独立性存在的现实困境第25-27页
    (二)环评机构独立性存在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第27-31页
        1.环评竞争的现实压力第27-28页
        2.环评审批的潜在影响第28-29页
        3.公众参与的不完善第29-31页
三、国外环评机构独立性之经验借鉴第31-37页
    (一)国外环评机构独立性运行概况第31-34页
        1.美国第31-32页
        2.英国第32-33页
        3.日本第33-34页
    (二)国外环评机构独立性对我国的启示第34-37页
        1.采用合伙制的组织形式第34-35页
        2.建立部门与机构协调机制第35页
        3.加强公众参与的监督第35-37页
四、我国环评机构独立性困境之解决路径第37-45页
    (一)创新委托方式,规范环评市场第37-38页
        1.创新委托环评机构的方式第37页
        2.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市场第37-38页
    (二)强化机构责任,规范政府执法第38-40页
        1.加强环评机构自身独立性建设第38-39页
        2.健全环评机构行业自律管理第39页
        3.完善环评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第39-40页
        4.规范政府部门的环评执法第40页
    (三)规范部门审批,严格政府问责第40-42页
        1.完善环评审批的实体规范第41页
        2.完善环评审批的程序规范第41-42页
        3.完善环评审批部门的问责机制第42页
    (四)拓宽公众参与,强化社会监督第42-45页
        1.扩大参与公众的范围第43页
        2.保证公众全过程参与第43-44页
        3.建立公众意见反馈机制第44-45页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参考政策法规第50-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地理微课开发的行动研究
下一篇: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以汾河流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