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常见皮肤病的发病情况调查及诊治标准化流程建立
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1.1 犬皮肤的解剖结构与生理 | 第9-11页 |
1.1.1 表皮 | 第9-10页 |
1.1.2 真皮 | 第10页 |
1.1.3 皮下组织结构 | 第10页 |
1.1.4 皮肤附属器官 | 第10-11页 |
1.1.5 皮肤的代谢 | 第11页 |
1.2 皮肤的病变术语 | 第11-16页 |
1.2.1 原发性病变 | 第12-14页 |
1.2.2 继发性病变 | 第14-16页 |
1.3 犬皮肤病检查 | 第16-20页 |
1.3.1 问诊 | 第17页 |
1.3.2 视诊和触诊 | 第17页 |
1.3.3 临床检查 | 第17-18页 |
1.3.4 实验室检查 | 第18-20页 |
1.4 犬皮肤病种类与症状 | 第20-25页 |
1.4.1 真菌性皮肤病 | 第20-21页 |
1.4.2 细菌性皮肤病 | 第21页 |
1.4.3 寄生虫性皮肤病 | 第21-22页 |
1.4.4 过敏性皮肤病 | 第22-23页 |
1.4.5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 第23页 |
1.4.6 内分泌紊乱性皮肤病 | 第23-24页 |
1.4.7 病毒性皮肤病 | 第24页 |
1.4.8 肿瘤和非肿瘤性皮肤赘生物 | 第24页 |
1.4.9 营养性皮肤病 | 第24页 |
1.4.10 皮脂溢性皮肤病 | 第24-25页 |
1.4.11 其他皮肤病 | 第25页 |
1.5 犬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 第25-26页 |
1.5.1 真菌性皮肤病 | 第25页 |
1.5.2 细菌性皮肤病 | 第25页 |
1.5.3 寄生虫性皮肤病 | 第25页 |
1.5.4 过敏性皮肤病 | 第25页 |
1.5.5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 第25页 |
1.5.6 内分泌紊乱性皮肤病 | 第25-26页 |
1.5.7 病毒性皮肤病 | 第26页 |
1.5.8 肿瘤和非肿瘤性皮肤赘生物 | 第26页 |
1.5.9 营养性皮肤病 | 第26页 |
1.5.10 皮脂溢性皮肤病 | 第26页 |
1.5.11 皮肤病的辅助治疗 | 第26页 |
1.6 皮肤病的防制 | 第26-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2.1 材料 | 第27页 |
2.1.1 病例来源 | 第27页 |
2.1.2 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27页 |
2.1.3 主要药物 | 第27页 |
2.2 方法 | 第27-29页 |
2.2.1 调查内容 | 第27页 |
2.2.2 方法 | 第27-29页 |
3 结果 | 第29-39页 |
3.1 犬皮肤病临床调查结果 | 第29-33页 |
3.1.1 动物医院各种疾病的发病率 | 第29页 |
3.1.2 犬皮肤病的发病率 | 第29-31页 |
3.1.3 犬皮肤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关系 | 第31页 |
3.1.4 犬皮肤病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 | 第31页 |
3.1.5 犬皮肤病与性别的关系 | 第31页 |
3.1.6 犬皮肤病与品种的关系 | 第31-33页 |
3.1.7 犬皮肤病与发病部位的关系 | 第33页 |
3.2 犬常见皮肤病典型病例的跟踪治疗 | 第33-39页 |
3.2.1 真菌性感染皮肤病病例 | 第33-35页 |
3.2.2 寄生虫性感染皮肤病病例 | 第35-36页 |
3.2.3 细菌性感染皮肤病病例 | 第36-37页 |
3.2.4 寄生虫、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皮肤病病例 | 第37-39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39-47页 |
4.1 犬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分析 | 第39页 |
4.1.1 犬皮肤病的发病率 | 第39页 |
4.1.2 犬皮肤病与年龄、性别与品种之间的关系 | 第39页 |
4.1.3 犬皮肤病与季节的关系 | 第39页 |
4.2 犬常见皮肤病的诊断注意事项 | 第39-40页 |
4.3 犬常见皮肤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 第40-41页 |
4.3.1 柯利犬蠕形螨的治疗 | 第40页 |
4.3.2 犬常见皮肤病的治疗周期和用药 | 第40页 |
4.3.3 皮肤病犬皮肤的营养维护 | 第40-41页 |
4.4 犬常见皮肤病诊治的标准化流程, | 第41-46页 |
4.4.1 犬常见皮肤病诊治标准化流程的建立 | 第41-46页 |
4.4.2 犬常见皮肤病诊治的标准化流程的应用 | 第46页 |
4.5 犬皮肤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页 |
6 创新点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Abstract | 第52-53页 |
个人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