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2 网贷平台发展现状分析 | 第16-21页 |
2.1 网贷的概念与特征 | 第16页 |
2.1.1 网贷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网贷的特征 | 第16页 |
2.2 网贷的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2.2.1 我国网络贷款的行业现状 | 第17页 |
2.2.2 网贷的主要经营模式 | 第17页 |
2.3 我国网贷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21页 |
2.3.1 信用风险 | 第18页 |
2.3.2 运行风险 | 第18-19页 |
2.3.3 法律风险 | 第19-20页 |
2.3.4 其他风险 | 第20-21页 |
3 我国网贷平台的监管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1-27页 |
3.1 我国网贷政府监管现状 | 第21-22页 |
3.1.1 政府监管的主体 | 第21页 |
3.1.2 政府监管的法律法规依据 | 第21-22页 |
3.1.3 政府监管的措施 | 第22页 |
3.2 我国网贷监管问题 | 第22-24页 |
3.2.1 监管法规尚未成型 | 第23页 |
3.2.2 监管职责不够明确 | 第23-24页 |
3.2.3 监管机构支离破碎 | 第24页 |
3.3 我国网贷政府监管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24-27页 |
3.3.1 政府监管的理念落后 | 第24-25页 |
3.3.2 政府监管立法的技术水平不高 | 第25页 |
3.3.3 政府监管的社会参与度不高 | 第25-27页 |
4 国外网络借贷政府监管状况及其经验借鉴 | 第27-32页 |
4.1 英国网贷政府监管状况及其经验借鉴 | 第27-28页 |
4.1.1 英国网贷政府监管的现状 | 第27-28页 |
4.1.2 英国网贷政府监管的经验 | 第28页 |
4.2 美国网贷政府监管状况及其经验借鉴 | 第28-29页 |
4.2.1 美国网贷政府监管的现状 | 第28-29页 |
4.2.2 美国网贷政府监管的经验 | 第29页 |
4.3 日本网贷政府监管状况及其经验借鉴 | 第29-30页 |
4.3.1 日本网贷政府监管的现状 | 第29-30页 |
4.3.2 日本网贷政府监管的经验 | 第30页 |
4.4 国外互联网金融政府监管的总体经验借鉴 | 第30-32页 |
5 完善我国网贷平台的政府监管对策研究 | 第32-41页 |
5.1 树立整体性治理理念,对网贷进行目标整合 | 第32-33页 |
5.1.1 确定整体框架,筛选最优目标 | 第32-33页 |
5.1.2 加强制度创新,保证方案可行性 | 第33页 |
5.2 实施常态化监管,设立健全的制度监管 | 第33-35页 |
5.2.1 严格准入退出制度 | 第33-34页 |
5.2.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34-35页 |
5.2.3 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 | 第35页 |
5.2.4 进行动态持续监管 | 第35页 |
5.3 摆脱分段治理,整合监管主体 | 第35-36页 |
5.3.1 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明确监管主体 | 第35-36页 |
5.3.2 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数字化协同 | 第36页 |
5.4 构建完善的政府监管辅助机制 | 第36-37页 |
5.4.1 充分发挥行业监管的力量 | 第36-37页 |
5.4.2 建立全民参与的监管机制 | 第37页 |
5.5 政府主导建立大数据征信 | 第37-41页 |
5.5.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民营征信机构为辅的征信体系 | 第37-38页 |
5.5.2 征信体系中的资源共享 | 第38-41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