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大跨径小半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国内外曲线梁的发展第9-11页
    1.3 国内外曲线梁的研究概况第11-15页
        1.3.1 计算理论第11-12页
        1.3.2 曲线梁支撑设置与结构变位第12-13页
        1.3.3 曲线梁的预应力特性第13-14页
        1.3.4 曲线箱梁桥的剪力滞效应第14页
        1.3.5 曲线梁模型试验的发展第14-15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2 曲线梁模型试验方案设计与制作流程第17-38页
    2.1 试验模型设计第17-24页
        2.1.1 试验模型的原桥概况第17-18页
        2.1.2 试验模型参数设计第18-21页
        2.1.3 试验模型一般构造第21-22页
        2.1.4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束的布置第22-23页
        2.1.5 试验模型支座设置第23-24页
    2.2 试验模型制作第24-32页
        2.2.1 模型材料第24-27页
        2.2.2 模型制作流程第27-32页
    2.3 模型试验方案第32-37页
        2.3.1 试验仪器及加载装置第32-35页
        2.3.2 拟静力试验流程第35-36页
        2.3.3 测点的布置及测试内容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曲线梁模型静力荷载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第38-68页
    3.1 概述第38页
    3.2 自重配重荷载第38-50页
        3.2.1 加载方式第38-40页
        3.2.2 自重配重荷载下支反力第40-41页
        3.2.3 自重配重荷载下结构变位第41-44页
        3.2.4 自重配重荷载作用下结构应力第44-50页
    3.3 活载影响线中心加载及偏载第50-66页
        3.3.1 边支座最不利支反力加载及结果分析第51-56页
        3.3.2 中支座最不利支反力加载及结果分析第56-60页
        3.3.3 跨中截面最不利正应力加载及结果分析第60-66页
    3.4 温度及三向预应力作用下结构受力简析第66-67页
    3.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4 基于MidasCivil的数值模拟分析第68-91页
    4.1 概述第68页
    4.2 曲线梁模型建立第68-73页
        4.2.1 单元类型选取第68-71页
        4.2.2 预应力钢束模拟第71页
        4.2.3 边界条件第71页
        4.2.4 曲线梁数值模型第71-73页
    4.3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第73-89页
        4.3.1 支撑反力对比分析第73-76页
        4.3.2 跨中位移对比分析第76-81页
        4.3.3 控制截面应力对比分析及其剪力滞效应第81-87页
        4.3.4 横向及竖向预应力对结构应力的改善第87-89页
    4.4 本章小结第89-91页
5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5.1 结论第91-92页
    5.2 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5页
致谢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媒体一体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以岷县XX中学为例
下一篇:基于平板电脑的课堂教学互动行为分析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小学数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