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径小半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曲线梁的发展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曲线梁的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1.3.1 计算理论 | 第11-12页 |
1.3.2 曲线梁支撑设置与结构变位 | 第12-13页 |
1.3.3 曲线梁的预应力特性 | 第13-14页 |
1.3.4 曲线箱梁桥的剪力滞效应 | 第14页 |
1.3.5 曲线梁模型试验的发展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2 曲线梁模型试验方案设计与制作流程 | 第17-38页 |
2.1 试验模型设计 | 第17-24页 |
2.1.1 试验模型的原桥概况 | 第17-18页 |
2.1.2 试验模型参数设计 | 第18-21页 |
2.1.3 试验模型一般构造 | 第21-22页 |
2.1.4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 第22-23页 |
2.1.5 试验模型支座设置 | 第23-24页 |
2.2 试验模型制作 | 第24-32页 |
2.2.1 模型材料 | 第24-27页 |
2.2.2 模型制作流程 | 第27-32页 |
2.3 模型试验方案 | 第32-37页 |
2.3.1 试验仪器及加载装置 | 第32-35页 |
2.3.2 拟静力试验流程 | 第35-36页 |
2.3.3 测点的布置及测试内容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曲线梁模型静力荷载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第38-68页 |
3.1 概述 | 第38页 |
3.2 自重配重荷载 | 第38-50页 |
3.2.1 加载方式 | 第38-40页 |
3.2.2 自重配重荷载下支反力 | 第40-41页 |
3.2.3 自重配重荷载下结构变位 | 第41-44页 |
3.2.4 自重配重荷载作用下结构应力 | 第44-50页 |
3.3 活载影响线中心加载及偏载 | 第50-66页 |
3.3.1 边支座最不利支反力加载及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3.3.2 中支座最不利支反力加载及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3.3.3 跨中截面最不利正应力加载及结果分析 | 第60-66页 |
3.4 温度及三向预应力作用下结构受力简析 | 第66-6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4 基于MidasCivil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68-91页 |
4.1 概述 | 第68页 |
4.2 曲线梁模型建立 | 第68-73页 |
4.2.1 单元类型选取 | 第68-71页 |
4.2.2 预应力钢束模拟 | 第71页 |
4.2.3 边界条件 | 第71页 |
4.2.4 曲线梁数值模型 | 第71-73页 |
4.3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73-89页 |
4.3.1 支撑反力对比分析 | 第73-76页 |
4.3.2 跨中位移对比分析 | 第76-81页 |
4.3.3 控制截面应力对比分析及其剪力滞效应 | 第81-87页 |
4.3.4 横向及竖向预应力对结构应力的改善 | 第87-8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5.1 结论 | 第91-92页 |
5.2 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