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前言 | 第10-11页 |
1.2 钌配合物催化醇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1.2.1 均相钌配合物催化醇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1.2.2 固相化钌配合物催化醇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 钌配合物催化亚甲基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4 钌配合物催化胺氧化偶联合成亚胺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4-26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6-32页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6-28页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8-29页 |
2.3 产品表征及分析方法 | 第29-32页 |
第三章 Ru(pbbp)(pydic)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醇氧化和烷烃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32-56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2-36页 |
3.1.1 配合物Ru(pbbp)(pydic)的合成路线 | 第32页 |
3.1.2 合成方法 | 第32-33页 |
3.1.3 催化醇氧化反应 | 第33-35页 |
3.1.4 催化烷烃氧化反应 | 第35-3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6-56页 |
3.2.1 Ru(pbbp)(pydic)的合成 | 第36页 |
3.2.2 Ru(pbbp)(pydic)的表征 | 第36-40页 |
3.2.3 催化醇氧化性能的考察 | 第40-50页 |
3.2.4 催化烷烃氧化性能的考察 | 第50-56页 |
第四章 pbbp-RuCl_3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醇氧化和胺氧化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 第56-76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6-59页 |
4.1.1 配合物pbbp-RuCl_3的合成路线 | 第56页 |
4.1.2 合成方法 | 第56-57页 |
4.1.3 催化醇氧化反应 | 第57-58页 |
4.1.4 催化胺氧化偶联生成亚胺的反应 | 第58-59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9-76页 |
4.2.1 pbbp-RuCl_3的合成 | 第59页 |
4.2.2 pbbp-RuCl_3的表征 | 第59-62页 |
4.2.3 催化醇氧化性能的考察 | 第62-69页 |
4.2.4 催化胺氧化偶联生成亚胺反应的性能考察 | 第69-7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附录 A | 第86-88页 |
附录 B | 第88-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