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重庆地区综合体建筑的抗震设计特点及工程实践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重庆综合体类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重庆综合体建筑抗震设计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3 重庆综合体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特点第11-12页
    1.4 重庆综合体建筑的结构概念设计第12-13页
    1.5 重庆综合体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方法第13-15页
    1.6 重庆综合体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发展近况第15-16页
    1.7 当前综合体类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第16-19页
    1.8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重庆中渝·国际都会工程概况第20-23页
    2.1 项目概况第20页
    2.2 项目特点第20-23页
第3章 商业部分单体抗震性能分析第23-49页
    3.1 商业部分概况第23-24页
    3.2 工程地质概况第24-28页
        3.2.1 拟建场地地貌第24-25页
        3.2.2 地层土质和承载力参数第25-26页
        3.2.3 水文地质条件第26-27页
        3.2.4 场地地震效应第27页
        3.2.5 场地地震动参数第27-28页
    3.3 荷载及组合第28-30页
        3.3.1 结构楼面、屋面荷载标准值第28页
        3.3.2 风荷载第28页
        3.3.3 雪荷载第28页
        3.3.4 荷载效应组合第28-30页
    3.4 材料第30-31页
        3.4.1 混凝土第30页
        3.4.2 钢筋第30-31页
        3.4.3 钢材第31页
        3.4.4 建筑维护和轻隔墙材料第31页
    3.5 结构体系第31-32页
    3.6 设计目标第32-34页
        3.6.1 设防标准第32-33页
        3.6.2 超限情况第33页
        3.6.3 抗震性能目标第33-34页
        3.6.4 抗震措施第34页
    3.7 结构弹性分析第34-43页
        3.7.1 结构分析模型第34页
        3.7.2 结构自振特性第34-37页
        3.7.3 小震分析第37-39页
        3.7.4 中震分析第39-41页
        3.7.5 大震分析第41-43页
    3.8 特殊构造分析第43-48页
        3.8.1 楼板开洞第43-44页
        3.8.2 托柱转换桁架补充分析第44-48页
    3.9 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写字楼单体抗震性能分析第49-90页
    4.1 写字楼部分工程概况第49页
    4.2 工程地质概况第49-50页
        4.2.1 拟建场地地貌第49页
        4.2.2 地层土质和承载力参数第49页
        4.2.3 水文地质条件第49页
        4.2.4 场地地震效应第49-50页
        4.2.5 场地地震动参数第50页
    4.3 荷载及组合第50-52页
        4.3.1 结构楼面、屋面荷载标准值第50页
        4.3.2 风荷载第50页
        4.3.3 雪荷载第50页
        4.3.4 荷载效应组合第50-52页
    4.4 材料第52-54页
        4.4.1 混凝土第52-53页
        4.4.2 钢筋第53页
        4.4.3 钢材第53-54页
        4.4.4 建筑维护和轻隔墙材料第54页
    4.5 结构体系第54-57页
        4.5.1 结构概况第54页
        4.5.2 地基第54-55页
        4.5.3 基础方案第55-57页
    4.6 设计目标第57-61页
        4.6.1 设防标准第57-58页
        4.6.2 抗震等级第58页
        4.6.3 超限情况第58-59页
        4.6.4 抗震性能目标第59-60页
        4.6.5 抗震措施第60-61页
    4.7 结构弹性分析第61-70页
        4.7.1 结构分析模型第61页
        4.7.2 结构自振特性第61-63页
        4.7.3 小震分析第63-65页
        4.7.4 结构弹性时程分析第65-67页
        4.7.5 中震分析第67-69页
        4.7.6 大震分析第69-70页
    4.8 写字楼单体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第70-83页
        4.8.1 设计信息第71-75页
        4.8.2 分析方法第75-76页
        4.8.3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第76-83页
        4.8.4 分析总结第83页
    4.9 特殊构造分析第83-89页
        4.9.1 斜柱分析第83-85页
        4.9.2 楼板不连续第85-87页
        4.9.3 穿层柱第87-89页
    4.10 小结第89-90页
第5章 经济性控制第90-93页
    5.1 结构经济概算数据比较第90-91页
        5.1.1 BIAD结构专业估算数据第90页
        5.1.2 与业主成本部的数据对比第90-91页
    5.2 结构经济性指标的影响因素第91-92页
    5.3 结构经济性指标的控制措施及优化方案第92页
    5.4 小结第92-93页
第6章 总结第93-96页
    6.1 综合体性能化设计及常用方法第93页
    6.2 基础类型及设计方法第93-94页
    6.3 经济性控制第94页
    6.4 节点抗震设计方法总结第94-95页
    6.5 下阶段工作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8页
致谢第98-100页
个人简历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塑料模板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带夹层的弱框架剪力墙结构基于二道防线的抗震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