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带夹层的弱框架剪力墙结构基于二道防线的抗震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8-18页
    1.1 普通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商住楼特点第8页
    1.2 工程简介第8-12页
        1.2.1 工程概况第8-12页
        1.2.2 存在的问题第12页
    1.3 相关抗震概念设计第12-16页
        1.3.1 刚度比计算方法第12-14页
        1.3.2 设备夹层与加强层第14-15页
        1.3.3 地震剪力调整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初始方案弹性设计第18-28页
    2.1 初始方案一弹性设计第18-24页
        2.1.1 设计条件和参数第18-19页
        2.1.2 弹性计算结果第19-24页
    2.2 初始方案二弹性设计第24-25页
        2.2.1 设计条件和参数第24-25页
        2.2.2 弹性计算结果第25页
    2.3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25-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调整方案弹性设计第28-52页
    3.1 调整方案一:楼盖刚度调整第28-41页
        3.1.1 调整方法1第28-34页
        3.1.2 调整方法2第34-38页
        3.1.3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38-41页
    3.2 调整方案二:二道防线调整系数法第41-44页
    3.3 调整方案三:设夹层为加强层第44-46页
        3.3.1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44-46页
    3.4 调整方案四:短墙肢设为框架柱第46-51页
        3.4.1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48-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弹塑性静力分析与经济性比较第52-72页
    4.1 弹塑性静力分析程序PKPM-PUSH第52-54页
        4.1.1 PKPM-PUSH程序简介第52-53页
        4.1.2 PKPM-PUSH材料的本构关系第53页
        4.1.3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算法第53页
        4.1.4 适用范围第53-54页
        4.1.5 PKPM-PUSH程序的参数设计第54页
    4.2 弹塑性静力计算分析第54-59页
        4.2.1 初始方案二计算分析第54-56页
        4.2.2 调整方案三计算分析第56-57页
        4.2.3 调整方案四计算分析第57-59页
    4.3 薄弱层分析第59-61页
    4.4 结构损伤分析第61-66页
        4.4.1 PKPM-PUSH程序塑性铰损伤标识第61-62页
        4.4.2 结构损伤对比第62-66页
    4.5 经济性分析第66-71页
        4.5.1 宏观经济性对比分析第66页
        4.5.2 计算指标经济性对比分析第66-69页
        4.5.3 材料用量对比分析第69-71页
    4.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结论第72-74页
    5.1 研究总结第72-73页
    5.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个人简历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地区综合体建筑的抗震设计特点及工程实践
下一篇:淡化海水在输配水管网中的化学稳定性和控制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