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无线通信系统中物理层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引言第15页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7页
    1.3 物理层安全概述第17-18页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第18-19页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物理层安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第21-31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物理层安全理论基础第21-24页
        2.2.1 信息论安全第21-22页
        2.2.2 物理层安全第22-23页
        2.2.3 物理层安全技术与密码学的区别第23-24页
    2.3 物理层安全研究现状第24-30页
        2.3.1 单天线窃听信道第24-26页
        2.3.2 多天线窃听信道第26-28页
        2.3.3 中继窃听信道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人工噪声的物理层安全研究第31-53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传统的基于零空间的人工噪声安全传输方法第31-34页
        3.2.1 系统模型第31-32页
        3.2.2 方法设计第32-34页
        3.2.3 仿真结果分析第34页
    3.3 现有的基于自适应人工噪声的安全传输方法第34-42页
        3.3.1 方法设计第35-39页
        3.3.2 仿真结果分析第39-42页
    3.4 改进的基于星座旋转的人工噪声安全传输方法第42-51页
        3.4.1 改进方法设计第42-48页
        3.4.2 仿真结果分析第48-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基于天线选择的物理层安全研究第53-69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现有的基于随机天线选择的安全传输方法第53-57页
        4.2.1 系统模型第53-54页
        4.2.2 方法设计第54-56页
        4.2.3 仿真结果分析第56-57页
    4.3 改进的基于最优天线选择的安全传输方法第57-67页
        4.3.1 改进方法设计第58-63页
        4.3.2 仿真结果分析第63-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69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7页
作者简介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研究--以ZJ省TZ市检察机关实践为样本
下一篇:国际商事仲裁中临时措施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