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风力机气动力常用计算方法 | 第17-19页 |
1.3.1 叶素动量方法 | 第17页 |
1.3.2 涡尾迹方法 | 第17-18页 |
1.3.3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 第18-19页 |
1.4 相关风洞实验简介 | 第19-22页 |
1.4.1 S809翼型风洞实验 | 第19-20页 |
1.4.2 NRELUAEPhaseVI风洞实验 | 第20-22页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数值模拟方法 | 第23-34页 |
2.1 CFD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 | 第23-29页 |
2.1.1 雷诺平均N-S方程 | 第23-24页 |
2.1.2 湍流模型及转捩修正 | 第24-28页 |
2.1.3 空间离散 | 第28-29页 |
2.1.4 时间离散 | 第29页 |
2.2 经典inverseBEM方法获取对风工况迎角 | 第29-31页 |
2.3 非定常inverseBEM方法获取偏航工况迎角 | 第31-32页 |
2.4 UDF简介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对风工况下三维旋转效应研究 | 第34-48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三维旋转效应理论分析 | 第34-36页 |
3.2.1 旋转坐标系中3D边界层方程推导 | 第34-35页 |
3.2.2 3D边界层分析 | 第35-36页 |
3.3 流场数值模拟及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 | 第36-40页 |
3.3.1 计算网格及求解器设置 | 第36-37页 |
3.3.2 局部迎角与动压的获取 | 第37页 |
3.3.3 叶片气动力的对比 | 第37-39页 |
3.3.4 S809翼型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对比 | 第39-40页 |
3.4 三维旋转效应流场机理研究 | 第40-46页 |
3.4.1 分离区域的判断准则 | 第40-43页 |
3.4.2 气动特性的形成机理 | 第43-44页 |
3.4.3 分离区剖面流场结构 | 第44-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偏航工况下三维旋转效应研究 | 第48-58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偏航工况下叶片剖面的非定常入流特征 | 第48-51页 |
4.2.1 剖面入流迎角的变化特征 | 第49-50页 |
4.2.2 剖面入流速度的变化特征 | 第50-51页 |
4.3 S809翼型动态入流的数值模拟 | 第51-53页 |
4.3.1 剖面非定常入流条件的拟合确定 | 第51-52页 |
4.3.2 计算网格及求解器设置 | 第52-53页 |
4.4 非定常入流条件下叶片剖面的气动特性 | 第53-57页 |
4.4.1 偏航角对三维旋转效应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2 叶片不同径向位置的三维旋转效应特征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三维旋转效应中扭角影响的研究 | 第58-64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无扭转直叶片的数值模拟 | 第58-59页 |
5.2.1 几何模型 | 第58页 |
5.2.2 计算网格及求解器设置 | 第58-59页 |
5.3 无扭角直叶片与PhaseVI叶片的气动特性对比分析 | 第59-61页 |
5.3.1 叶片剖面气动力的对比 | 第59-60页 |
5.3.2 流场结构及压力分布的对比 | 第60-61页 |
5.4 扭角影响在三维旋转失速延迟模型中的应用 | 第61-63页 |
5.4.1 三维旋转失速延迟模型简介 | 第61-62页 |
5.4.2 有无扭角的模型预测结果对比 | 第62-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总结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