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畑勋动画电影的创作风格研究--以《辉夜姬物语》为例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动画电影《辉夜姬物语》剧本的建构 | 第13-19页 |
一、主题:从“不畏权贵”到“向往地球的美好” | 第13-15页 |
1.辉夜姬的“罪”与“罚” | 第13-14页 |
2.物哀中的眷恋与不舍 | 第14-15页 |
二、人物:从传统到现代 | 第15-16页 |
1.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 | 第15页 |
2.人物塑造中的底层阶级代表 | 第15-16页 |
三、情节:从物语文学到电影叙事 | 第16-19页 |
1.线性叙事结构 | 第16-17页 |
2.“夜奔”的梦境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动画电影《辉夜姬物语》视听的呈现 | 第19-25页 |
一、《辉夜姬物语》中象征符号的表达 | 第19-21页 |
1.月亮的三层象征性含义 | 第19-20页 |
2.“重逢”后的雨 | 第20-21页 |
二、《辉夜姬物语》的画面表现 | 第21-23页 |
1.水墨画风与素描线条的结合 | 第21-22页 |
2.色彩中的悲伤情感 | 第22-23页 |
三、《辉夜姬物语》的听觉语言 | 第23-25页 |
1.听觉语言中的情感 | 第23-24页 |
2.“孩童之谣”的表意特征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高畑勋动画风格形成及对本人动画创作的启发 | 第25-29页 |
一、高畑勋动画风格的形成 | 第25-27页 |
1.个人成长之路 | 第25-26页 |
2.动画作品与探索经历 | 第26-27页 |
二、高畑勋动画对本人动画创作的启示 | 第27-29页 |
1.关注传统民族文化 | 第27页 |
2.关注画面留白的艺术手法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附录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