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创造性生命活动的疏离--基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透视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9-15页 |
一、写作缘起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现实意义 | 第12-15页 |
第一章 什么是“娱乐至死” | 第15-23页 |
一、《娱乐至死》的时代情境 | 第16-17页 |
二、《娱乐至死》中“娱乐”的含义 | 第17-19页 |
三、“娱乐至死”中的“死”的含义 | 第19-23页 |
第二章 娱乐的概要解析 | 第23-29页 |
一、娱乐风暴的降临 | 第23-24页 |
二、作为娱乐平台的媒介技术 | 第24-25页 |
三、作为“娱乐至死”机制的“媒介即隐喻” | 第25-26页 |
四、娱乐何以致死?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消费社会逻辑中的娱乐 | 第29-33页 |
一、消费社会情境中的娱乐 | 第29-30页 |
二、作为牟利操持活动的消费娱乐 | 第30页 |
三、从娱乐操控到劳动操控 | 第30-33页 |
第四章 作为人类本质需要的娱乐 | 第33-39页 |
一、为什么人需要娱乐? | 第33-34页 |
二、娱乐背后的操持 | 第34-37页 |
(一)作为新生产力征象和控制的消费 | 第34-36页 |
(二)闲暇娱乐即私有财产的占有 | 第36-37页 |
三、娱乐文化: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娱乐至死——娱乐与劳动的分离 | 第39-45页 |
一、走向分离的劳动与娱乐 | 第39-41页 |
(一)异化劳动 | 第39-40页 |
(二)劳动异化的表现 | 第40-41页 |
二、作为私有财产的时间 | 第41-42页 |
三、“娱乐至死”即人的异化 | 第42-45页 |
第六章 娱乐从分离走向统一 | 第45-51页 |
一、娱乐的观念修正 | 第45-46页 |
(一)引导正确的娱乐思维 | 第45-46页 |
(二)引导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 第46页 |
二、娱乐的实践修正 | 第46-49页 |
(一)娱乐在消费中的统一 | 第46-47页 |
(二)娱乐在生产中的统一 | 第47-49页 |
三、“娱乐至死”的警醒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