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共文化的人类学考察--以七甲坪镇为中心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公共文化概念的缘起 | 第9-11页 |
二、公共文化主体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公共文化建设的研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4页 |
二、实际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七甲坪镇公共文化的现状 | 第15-34页 |
第一节 田野点概述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政府对公共文化自上而下的建设 | 第17-24页 |
一、公共文化机构建设 | 第17-19页 |
二、公共文化内容建设 | 第19-24页 |
第三节 民间对公共文化自下而上的自发参与 | 第24-34页 |
一、三个剧团的组建 | 第24-27页 |
二、广场舞活动 | 第27-29页 |
三、村落文艺联欢会 | 第29-34页 |
第三章 双元主体的公共文化诉求与不足 | 第34-46页 |
第一节 双元主体的公共文化诉求 | 第34-40页 |
一、政府的公共文化诉求 | 第34-36页 |
二、民间的公共文化诉求 | 第36-40页 |
第二节 双元主体公共文化建设的不足 | 第40-46页 |
一、政府诉求下公共文化建设的不足 | 第40-43页 |
二、民间诉求下公共文化发展的不足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对乡镇公共文化的思考 | 第46-50页 |
第一节 提升文化自觉,加强情境互动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尊重多元存在,发展多元情境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推动社会化发展,提供公共文化发展的保障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