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财会专业“范例型教材”开发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1.1 部分教材“学科导向”较浓 | 第10页 |
1.1.2 部分教材“工作导向”不完整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内研究 | 第11-14页 |
1.3.2 国外研究 | 第14-15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4.1 职业教育 | 第15页 |
1.4.2 范例型教材 | 第15-16页 |
1.4.3 范例型教材开发 | 第16页 |
1.5 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1.5.1 默会知识论 | 第16-17页 |
1.5.2 做中学 | 第17页 |
1.5.3 情境教学理论 | 第17-18页 |
1.6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1.6.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6.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7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范例型教材开发背景与需求 | 第20-32页 |
2.1 前期调研 | 第20-23页 |
2.1.1 调研概况 | 第20-21页 |
2.1.2 调研结果 | 第21-23页 |
2.2 “学科导向”教材中的问题 | 第23-29页 |
2.2.1 理论知识“碎片化” | 第23-26页 |
2.2.2 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 第26-27页 |
2.2.3 情境的缺失 | 第27-29页 |
2.3 “工作导向”教材中的问题 | 第29-32页 |
2.3.1 “单项技能”训练取向 | 第29-31页 |
2.3.2 “非”典型工作任务 | 第31页 |
2.3.3 “核心知识”缺失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范例型教材开发依据与原则 | 第32-39页 |
3.1 提出原因 | 第32-33页 |
3.1.1 蕴涵“完整知识” | 第32页 |
3.1.2 凸显“具身学习” | 第32-33页 |
3.1.3 转变“开发取向” | 第33页 |
3.2 基本特点 | 第33-36页 |
3.2.1 呈现“完整知识” | 第33-34页 |
3.2.2 符合“完整逻辑” | 第34-35页 |
3.2.3 体现“完整取向” | 第35页 |
3.2.4 凸显“完整主体” | 第35-36页 |
3.3 基本原则 | 第36-39页 |
3.3.1 典型性 | 第36页 |
3.3.2 真实性 | 第36页 |
3.3.3 校本性 | 第36-37页 |
3.3.4 逻辑性 | 第37页 |
3.3.5 完整性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范例型教材开发程序 | 第39-44页 |
4.1 范例“收聚” | 第39-40页 |
4.1.1 “收聚”概念 | 第39页 |
4.1.2 “收聚”原则 | 第39-40页 |
4.1.3 “收聚”主体 | 第40页 |
4.2 范例“择类” | 第40-41页 |
4.3 范例“组织” | 第41-44页 |
4.3.1 范例“呈现” | 第41页 |
4.3.2 范例“结构化” | 第41-44页 |
第五章 范例型教材开发样章 | 第44-60页 |
5.1 样章研发概况 | 第44-46页 |
5.1.1 研发主体 | 第44页 |
5.1.2 研发过程 | 第44-46页 |
5.1.3 研发问题与困境 | 第46页 |
5.2 样章呈现——财务处理 | 第46-59页 |
5.2.1 范例 | 第47-51页 |
5.2.2 模仿 | 第51-52页 |
5.2.3 问题与原理 | 第52-57页 |
5.2.4 训练与提升 | 第57-58页 |
5.2.5 阅读与拓展 | 第58-59页 |
5.3 样章解析 | 第59-60页 |
5.3.1 样章“原理”说明 | 第59页 |
5.3.2 样章“局限”说明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