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经济生活》教学在法治意识培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探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7页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一) 选题缘由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一)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4页
        (二)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一) 研究的思路第15-16页
        (二) 研究的方法第16-17页
第一章 法治意识的内涵及其表征第17-27页
    第一节 法治意识及其相关概念第17-23页
        一、法治意识的内涵第17-19页
        二、法治意识与相关概念之间的辨析第19-21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第21-23页
    第二节 《经济生活》教学实现法治意识培养价值的表征第23-27页
        一、为形成法治意识奠定了经济学知识基础第23-24页
        二、形成了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倾向第24-25页
        三、具备了运用法治知识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第25-27页
第二章 《经济生活》教学进行法治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第27-37页
    第一节 《经济生活》教学进行法治意识培养的价值追问第27-29页
        一、推进法治意识培养,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诉求第27-28页
        二、推进法治意识培养,是改善青少年法治意识素养现状的必然要求第28-29页
    第二节 《经济生活》教学在法治意识培养中的独特价值第29-37页
        一、教学内容隐含法治意识培养资源,利于搭建法治意识培养载体第30-34页
        二、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利于创新法治意识培养方式第34-35页
        三、教学与日常经济生活联系紧密,利于将法治意识培养落到实处第35-37页
第三章 制约《经济生活》教学进行法治意识培养的因素第37-58页
    第一节 《经济生活》教学进行法治意识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第37-38页
        一、《经济生活》教学进行法治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第37-38页
        二、《经济生活》教学进行法治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第38页
    第二节 青少年在高中阶段学情状况的影响第38-40页
        一、受限于青少年高中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第38-39页
        二、受限于青少年高中阶段的学习特点与社会认知能力第39-40页
    第三节 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中某些因素的负面影响第40-43页
        一、历史文化中“人治”传统带来的弊端第41页
        二、家庭教育对高中生法治思维的培养存在局限性第41-43页
    第四节 教师专业素养与法治意识培养的客观要求之间尚存一定差距第43-46页
        一、教师教学理念中法治培养意识薄弱第43-44页
        二、教师专业性法治知识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补充第44-46页
    第五节 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法治意识培养要求第46-49页
        一、片面强调法治理论宣讲,教学实践严重不足第46-47页
        二、教学中“控制—服从”的单向性主客体关系占主导地位第47-48页
        三、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法治知识迁移效果不理想第48-49页
    第六节 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缺陷第49-55页
        一、课程实施过程中对选修课程重视不足第50-54页
        二、《经济生活》教学中的法治意识培养资源缺乏整合第54-55页
    第七节 考评方式未能有效引导和促进法治意识培养第55-58页
        一、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无法满足法治意识培养要求第55-56页
        二、法治意识培养评价在课程评价体系中未得到应有的体现和完善第56-58页
第四章 《经济生活》教学实现法治意识培养价值的对策第58-74页
    第一节 加速法治意识培养和《经济生活》课程理念的融合第58-62页
        一、提高重视性,加强法治意识培养与教学理念的融合第58-59页
        二、增强逻辑性,把握教材中法治意识培养资源之间的密切联系第59-60页
        三、注重连贯性,整合思想政治课程教材之中的法治意识培养资源第60-61页
        四、加强专业性,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法治素质第61-62页
    第二节 重视《经济生活》教学中法治意识培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62-70页
        一、强调互补性,开发和利用与法治意识培养相关的教学资源第63-64页
        二、重视实践性,创新和丰富法治意识培养方式第64-66页
        三、提升渗透性,挖掘教学过程和班级管理中的法治意识培养因素第66-67页
        四、弘扬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法治意识培养过程中第67-70页
    第三节 确立法治意识培养目标在《经济生活》课程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70-74页
        一、把法治意识培养目标作为评价指向之一,谋求多维评价方式复合第71-72页
        二、充分发挥学习评价在法治意识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第72-74页
结语第74-75页
附录A第75-77页
附录B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3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实时心率监控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经济生活》教学中法治意识培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