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型红外单光子探测读出电路的研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单光子探测器件种类 | 第11-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情况 | 第12-14页 |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阵列型红外单光子探测读出电路概述 | 第15-26页 | 
| 2.1 阵列型红外单光子探测读出电路架构 | 第15-16页 | 
| 2.2 前端电路 | 第16-22页 | 
| 2.2.1 淬灭与恢复电路 | 第16-22页 | 
| 2.2.1.1 被动淬灭及被动恢复电路 | 第17-18页 | 
| 2.2.1.2 被动淬灭及主动恢复电路 | 第18-19页 | 
| 2.2.1.3 主动淬灭及被动恢复电路 | 第19-20页 | 
| 2.2.1.4 主动淬灭及主动恢复电路 | 第20-21页 | 
| 2.2.1.5 可变负载淬灭电路 | 第21-22页 | 
| 2.3 光子的飞行时间的测量电路 | 第22-25页 | 
| 2.3.1 时间模拟转换器 | 第22-24页 | 
| 2.3.2 时间数字转换器 | 第24-2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红外单光子探测读出电路设计 | 第26-44页 | 
| 3.1 读出电路技术指标 | 第26-27页 | 
| 3.2 像素读出电路 | 第27-34页 | 
| 3.2.1 像元电路架构及工作原理 | 第27-34页 | 
| 3.2.1.1 被动淬灭恢复电路的架构及工作原理 | 第28-30页 | 
| 3.2.1.2 比较器电路的架构 | 第30页 | 
| 3.2.1.3 全内置像素级时间数字转换器的架构 | 第30-33页 | 
| 3.2.1.4 存储单元电路架构 | 第33-34页 | 
| 3.3 行列选信号产生电路 | 第34-38页 | 
| 3.3.1 行选信号产生电路 | 第34-37页 | 
| 3.3.2 列选信号产生电路 | 第37页 | 
| 3.3.3 整体芯片操作时序 | 第37-38页 | 
| 3.4 时钟传输电路 | 第38页 | 
| 3.5 列数据处理电路 | 第38-39页 | 
| 3.6 相位锁相环 | 第39-43页 | 
| 3.6.1 鉴相鉴频器 | 第40-41页 | 
| 3.6.2 电荷泵及低通滤波器 | 第41-42页 | 
| 3.6.3 压控振荡器 | 第42-43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电路仿真及版图设计 | 第44-54页 | 
| 4.1 电路仿真 | 第44-49页 | 
| 4.1.1 像元电路电路仿真 | 第44-46页 | 
| 4.1.2 时序逻辑仿真 | 第46-48页 | 
| 4.1.3 相位锁相环仿真 | 第48-49页 | 
| 4.2 电路版图设计 | 第49-52页 | 
| 4.2.1 比较器版图设计 | 第49-50页 | 
| 4.2.2 13bit异步计数器版图设计 | 第50页 | 
| 4.2.3 存储单元(SRAM)版图设计 | 第50页 | 
| 4.2.4 像素电路版图设计 | 第50-51页 | 
| 4.2.5 时钟树版图设计 | 第51页 | 
| 4.2.6 相位锁相环版图设计 | 第51-52页 | 
| 4.2.7 整体电路版图设计 | 第52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5.1 结论 | 第54-55页 |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