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精炼炉的发展及国内外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基础研发阶段 | 第11-12页 |
1.2.2 多方位开发阶段 | 第12-13页 |
1.2.3 工艺技术深化阶段 | 第13-15页 |
1.3 二十一世纪钢包精炼炉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3.1 全方位提高精炼比 | 第15页 |
1.3.2 实现高效精炼 | 第15页 |
1.3.3 开发超纯净钢精炼及其配套技术 | 第15-16页 |
1.4 精炼炉供电曲线的发展动态及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4.1 发展动态 | 第16-19页 |
1.4.2 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3 案例推理制定精炼炉供电曲线的可行性 | 第21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21-24页 |
第2章 精炼炉工艺、电气特性及评价指标 | 第24-40页 |
2.1 精炼炉炼钢的设备和工艺 | 第24-30页 |
2.1.1 精炼炉的设备 | 第24-27页 |
2.1.2 精炼炉的工艺 | 第27-30页 |
2.2 精炼炉电气特性 | 第30-32页 |
2.3 LF炉供电特点的分析 | 第32-33页 |
2.4 精炼炉供电曲线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3-34页 |
2.5 电弧电压和电弧电流的确定原则 | 第34-35页 |
2.6 精炼炉炼钢常用的几种供电策略 | 第35-39页 |
2.6.1 最大有功功率电流法 | 第36页 |
2.6.2 经验法 | 第36页 |
2.6.3 最大弧功率电流法 | 第36-37页 |
2.6.4 经济电流法 | 第37-38页 |
2.6.5 考虑热平衡的合理电流法 | 第38-3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精炼炉供电曲线的案例推理算法 | 第40-70页 |
3.1 案例推理的基本知识 | 第40-42页 |
3.1.1 案例推理的理论基础 | 第40-41页 |
3.1.2 案例推理的两种主要类型 | 第41-42页 |
3.2 案例推理基本过程 | 第42-43页 |
3.3 案例表示 | 第43-45页 |
3.3.1 案例表示的基本知识 | 第43-44页 |
3.3.2 精炼炉供电曲线的特征提取 | 第44-45页 |
3.3.3 精炼炉供电曲线的案例表示 | 第45页 |
3.4 案例检索 | 第45-52页 |
3.4.1 案例的相似性 | 第45-46页 |
3.4.2 相似性计算方法 | 第46-49页 |
3.4.3 基于改进灰关联度的动态权重调整策略 | 第49-52页 |
3.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案例复用阶段 | 第52-58页 |
3.5.1 支持向量机回归理论基础 | 第53-56页 |
3.5.2 案例复用的约束条件及处理方法 | 第56-57页 |
3.5.3 案例整合与复用 | 第57-58页 |
3.6 案例评价阶段 | 第58-63页 |
3.7 案例库学习与维护(CBM)阶段 | 第63-65页 |
3.7.1 案例库维护概述 | 第63-65页 |
3.7.2 选择删除策略 | 第65页 |
3.8 供电曲线的仿真及研究 | 第65-69页 |
3.8.1 精炼炉供电曲线评价值随炉次的仿真研究 | 第66-67页 |
3.8.2 案例推理案例库中的案例数量随炉次的仿真研究 | 第67-68页 |
3.8.3 案例库最佳案例的评价值随炉次的仿真研究 | 第68-69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精炼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现 | 第70-78页 |
4.1 精炼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70-74页 |
4.1.1 精炼炉控制系统组成 | 第70-73页 |
4.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平台 | 第73-74页 |
4.2 精炼炉工艺参数模型 | 第74-75页 |
4.3 供电曲线模型的实现 | 第75-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