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共生关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5-18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4.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1 大股东、中小股东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的定义 | 第18-19页 |
2.2 共生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共生理论起源 | 第19页 |
2.2.2 共生理论其他学科的应用 | 第19-22页 |
3 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共生机理 | 第22-28页 |
3.1 股东行为的共生理论 | 第22-23页 |
3.2 股东间共生关系的存在条件 | 第23-24页 |
3.3 股东之间共生模式探析 | 第24-28页 |
3.3.1 利益竞争的共生模式 | 第24-25页 |
3.3.2 利益协同的共生模式 | 第25-28页 |
4 股东间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 第28-34页 |
4.1 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 第28-30页 |
4.1.1 董事、监事选举中产生的冲突 | 第28页 |
4.1.2 股利分配中产生的冲突 | 第28-29页 |
4.1.3 不平等的表决权产生的冲突 | 第29页 |
4.1.4 知情权受阻时产生的冲突 | 第29页 |
4.1.5 公司并购时产生的冲突 | 第29-30页 |
4.2 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利益冲突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4.2.1 股权结构是导致股东冲突的根本原因 | 第30-31页 |
4.2.2 不公平关联交易 | 第31页 |
4.2.3 监督成本的存在和利益不对等 | 第31-32页 |
4.2.4 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 | 第32页 |
4.2.5 信息不对称加大利益冲突的可能性 | 第32-34页 |
5 案例研究——以双汇为例 | 第34-42页 |
5.1 双汇集团背景介绍 | 第34-35页 |
5.2 管理层收购及利益冲突 | 第35-37页 |
5.2.1 管理层收购的动因 | 第35-36页 |
5.2.2 管理层收购的过程 | 第36页 |
5.2.3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 | 第36-37页 |
5.3 整体上市的诞生 | 第37-38页 |
5.4 整体上市带来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38-40页 |
5.4.1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8-39页 |
5.4.2 偿债能力分析 | 第39页 |
5.4.3 发展能力分析 | 第39-40页 |
5.5 双汇案例对公司治理及协调股东关系的启示 | 第40-42页 |
5.5.1 完善法律制度,建立有序运行的机制 | 第40-41页 |
5.5.2 引导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 第41-42页 |
6 促进股东实现利益协同共生模式的建议 | 第42-50页 |
6.1 建立健全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体系 | 第42-45页 |
6.1.1 完善董事、监事选举中累积投票制度 | 第42-43页 |
6.1.2 完善股东诉讼制度 | 第43-44页 |
6.1.3 贯彻股东实质平等原则 | 第44-45页 |
6.2 明确规定大股东诚信义务 | 第45-46页 |
6.2.1 在公司法基础上改善大股东诚信义务 | 第45页 |
6.2.2 制定违背诚信义务的民事责任追究机制 | 第45-46页 |
6.3 优化公司的治理制度 | 第46-48页 |
6.3.1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第46-47页 |
6.3.2 投票制度的完善 | 第47-48页 |
6.4 加大外部监督 | 第48-50页 |
6.4.1 构建合理的监管体制框架 | 第48页 |
6.4.2 改革发行制度 | 第48页 |
6.4.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8-49页 |
6.4.4 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