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7页 |
1.1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 第9-11页 |
1.2 醚类化合物α位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 第11-26页 |
1.2.1 C?C键的形成 | 第12-20页 |
1.2.2 C?O键的形成 | 第20-24页 |
1.2.3 C?N键的形成 | 第24-26页 |
1.3 小结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6-27页 |
第2章 铜催化的8-酰胺基喹啉与醚类化合物α位C?H/N?H键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 第27-48页 |
2.1 前言 | 第27-28页 |
2.2 本课题的提出 | 第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7页 |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8-30页 |
2.3.2 反应底物的扩展 | 第30-34页 |
2.3.3 反应机理探究 | 第34-36页 |
2.3.4 导向基团的脱除 | 第36-37页 |
2.3.5 小结 | 第37页 |
2.4 实验部分 | 第37-48页 |
2.4.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7页 |
2.4.2 实验试剂 | 第37-39页 |
2.4.3 实验的一般步骤 | 第39页 |
2.4.4 结构鉴定与表征 | 第39-48页 |
第3章 铜催化的吡啶酰胺与醚类化合物α位C?H/N?H键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 第48-75页 |
3.1 研究课题的引入 | 第48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8-60页 |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8-52页 |
3.2.2 反应底物的扩展 | 第52-58页 |
3.2.3 反应机理探究 | 第58-59页 |
3.2.4 导向基团的脱除 | 第59-60页 |
3.2.5 小结 | 第60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60-75页 |
3.3.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60页 |
3.3.2 实验试剂 | 第60-62页 |
3.3.3 实验的一般步骤 | 第62-63页 |
3.3.4 结构鉴定与表征 | 第63-75页 |
总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图 | 第83-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