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生物电化学强化PCB 61厌氧还原脱氯的影响因子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多氯联苯生物修复第12-18页
        1.2.1 多氯联苯微生物还原脱氯过程第13-14页
        1.2.2 多氯联苯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3 影响多氯联苯还原脱氯的因素第15-16页
        1.2.4 相关有机卤化呼吸菌第16-18页
    1.3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简介第18-23页
        1.3.1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作用机理第18-20页
        1.3.2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电子传递机制第20-23页
    1.4 生物电化学系统应用于污染物去除的研究进展第23-26页
        1.4.1 污染物在生物阳极的去除第23-24页
        1.4.2 污染物在生物阴极的去除第24-26页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6-29页
        1.5.1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6-27页
        1.5.2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27-28页
        1.5.3 本课题研究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9-40页
    2.1 实验仪器与化学试剂第29-30页
    2.2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构建第30-33页
        2.2.1 反应器的构型第30-31页
        2.2.2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第31-32页
        2.2.3 反应体系中生物营养液的组成第32-33页
    2.3 接种微生物及底泥的来源及接种第33页
        2.3.1 接种微生物及底泥的来源第33页
        2.3.2 接种微生物及底泥的接种第33页
    2.4 样品的预处理及检测第33-35页
        2.4.1 底泥样品的预处理及测定第34-35页
        2.4.2 气体的收集及分析第35页
    2.5 生物电化学参数测定及计算第35-37页
        2.5.1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生物电流监测第35-36页
        2.5.2 电化学阻抗谱第36页
        2.5.3 循环伏安第36页
        2.5.4 生物阴极库伦效率的计算第36-37页
    2.6 分子生物学技术第37-40页
        2.6.1 DNA提取及PCR扩增第37-38页
        2.6.2 高通量测序技术第38-40页
第三章 生物电化学系统还原PCB61:不同电压的影响第40-49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实验运行第40-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48页
        3.3.1 PCB61还原脱氯效率及途径分析第41-43页
        3.3.2 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第43-46页
        3.3.3 优势菌属分析第46-48页
    3.4 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生物电化学系统还原PCB61:不同表面活性剂和运行时间的影响第49-67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实验运行第49-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65页
        4.3.1 PCB61的厌氧脱氯及还原产物情况第50-52页
        4.3.2 底泥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第52-59页
        4.3.3 不同时期生物阴极的电流密度变化趋势第59-60页
        4.3.4 不同时期生物阴极电化学性能比较第60-65页
    4.4 小结第65-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附件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CA的不同交通出行方案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HCA及其复配混凝剂强化混凝预处理西北地区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