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历时态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评价二重维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7-12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7页
        (一) 选题的背景第7页
        (二) 选题意义第7页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分析第7-10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7-9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0-11页
        (一) 比较分析法第10页
        (二) 文献检索法第10-11页
    四、研究的创新点第11-12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中的两个基本价值维度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解放第12-16页
    一、历史进步的物质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第12-13页
    二、历史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的解放第13-14页
    三、两个基本价值维度在马恩论断中的二重性体现第14-16页
第二章 共时态下解读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的理论困境第16-27页
    一、国外学者的解读第16-19页
        (一) 非此即彼的单一性解读第16-17页
        (二) 重分裂式解读第17-19页
    二、国内学者的解读第19-25页
        (一) “价值尺度服从历史尺度”观点第19-20页
        (二) “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视角转换”的观点第20-22页
        (三) “二重尺度在实践达到一致”的观点第22-23页
        (四) “承认剥削的正当性”观点的逻辑驳论第23-25页
    三、共时态视角的局限性第25-27页
第三章 历时态下解读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的逻辑合理性第27-32页
    一、历史进步本质上具有二重维度第27-28页
    二、例证分析第28-32页
        (一) 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论断分析第28-29页
        (二) 关于殖民侵略“充当不自觉工具”的论断分析第29-30页
        (三) 关于北美的黑奴制历史必然性的论断分析第30-32页
第四章 历史进步二重维度的现实表达第32-36页
    一、改革之初注重“发展是硬道理”第32-33页
    二、改革全面展开阶段强调公平与效率统一第33页
    三、改革深入发展阶段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第33-34页
    四、改革最新阶段更加注重人的发展第34-35页
    五、从生产力优先到重视社会公平的逻辑转进第35-36页
结束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致谢第40-41页
附录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垦利县疾控机构绩效管理研究
下一篇:《世界历史上的全球化》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