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温拌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16-43页 |
2.1 温拌剂优选及橡胶沥青的制备 | 第16-19页 |
2.1.1 温拌剂选择 | 第16-18页 |
2.1.2 橡胶沥青制备 | 第18-19页 |
2.2 基于粘温曲线的温拌富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预估 | 第19-22页 |
2.3 基于改进的CAVF法富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第22-31页 |
2.3.1 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第23页 |
2.3.2 改进后的CAVF法 | 第23-25页 |
2.3.3 主骨架间隙率VCA | 第25-26页 |
2.3.4 富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第26-28页 |
2.3.5 基于SGC的温拌效果分析与最终拌合温度确定 | 第28-31页 |
2.4 基于Superpave法的富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第31-42页 |
2.4.1 Superpave混合料设计法 | 第32-33页 |
2.4.2 SGC成型法 | 第33-34页 |
2.4.3 Superpave法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第34-36页 |
2.4.4 富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设计 | 第36-40页 |
2.4.5 富沥青混合料骨架结构判定 | 第40-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Saosobit对沥青粘弹特性影响分析 | 第43-53页 |
3.1 DMA试验方法及原理 | 第43-44页 |
3.2 试验参数的选择 | 第44-45页 |
3.3 Sasobit改性沥青粘弹性特征分析 | 第45-48页 |
3.4 基于主曲线法的Sasobit改性沥青粘弹特性分析 | 第48-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温拌富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 | 第53-64页 |
4.1 车辙的产生机理 | 第53-54页 |
4.2 多轮车辙仪(RLWT)简介 | 第54-56页 |
4.3 RLWT试件的制备 | 第56-58页 |
4.4 RLWT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4.4.1 基于车辙深度评价富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 | 第60页 |
4.4.2 基于稳定阶段拟合方程评价富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 | 第60-62页 |
4.5 RLWT试件损坏程度分析 | 第62-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温拌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研究 | 第64-71页 |
5.1 水损害作用机理分析 | 第64-65页 |
5.2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65-66页 |
5.3 浸水劈裂试验 | 第66-68页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温拌富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 第71-80页 |
6.1 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 第71-72页 |
6.2 试件制备及试验参数确定 | 第72-74页 |
6.3 劈裂试验 | 第74-76页 |
6.4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第76-7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80-81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件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