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工程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

铁路工程预应力结构用机制砂及其混凝土性能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6-3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7页
        1.2.1 机制砂特性第17-21页
        1.2.2 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第21-25页
        1.2.3 预应力结构用机制砂混凝土第25-26页
        1.2.4 存在问题第26-27页
    1.3 研究目标第27页
    1.4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5 技术路线第28-30页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第30-44页
    2.1 原材料第30-34页
        2.1.1 水泥第30页
        2.1.2 矿物掺和料第30-31页
        2.1.3 骨料第31-34页
        2.1.4 外加剂第34页
        2.1.5 拌和水第34页
    2.2 试验方法第34-44页
        2.2.1 机制砂关键参数第34-37页
        2.2.2 石粉粒度分布第37页
        2.2.3 石粉-水泥净浆性能第37-38页
        2.2.4 石粉-水泥胶砂性能第38页
        2.2.5 微观分析第38-39页
        2.2.6 混凝土工作性能第39页
        2.2.7 混凝土力学性能第39页
        2.2.8 混凝土耐久性能第39-41页
        2.2.9 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第41-44页
3 机制砂关键参数表征技术第44-56页
    3.1 石粉含量第44-45页
    3.2 颗粒形貌第45-51页
        3.2.1 机制砂形貌参数第45-46页
        3.2.2 粒级对形貌参数的影响第46-49页
        3.2.3 石粉含量对形貌参数的影响第49-51页
    3.3 颗粒级配第51-54页
    3.4 小结第54-56页
4 不同岩性石粉对水泥净浆和胶砂性能的影响第56-70页
    4.1 石粉性能测试第56-59页
    4.2 石粉对水泥净浆性能的影响第59-62页
        4.2.1 标准稠度需水量第59-60页
        4.2.2 水泥净浆流动度第60-62页
        4.2.3 水泥净浆塑性粘度第62页
    4.3 石粉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第62-66页
        4.3.1 水泥胶砂流动度第63-64页
        4.3.2 水泥胶砂抗压强度第64-66页
        4.3.3 水泥胶砂抗折强度第66页
    4.4 石粉-水泥浆体热重分析第66-68页
    4.5 小结第68-70页
5 机制砂岩性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70-84页
    5.1 配合比第70-71页
    5.2 工作性能第71-72页
    5.3 力学性能第72-76页
        5.3.1 抗压强度第72-73页
        5.3.2 抗折强度第73-74页
        5.3.3 弹性模量第74-76页
    5.4 耐久性能第76-78页
        5.4.1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第76-77页
        5.4.2 抗冻性第77-78页
    5.5 收缩徐变性能第78-82页
        5.5.1 干燥收缩第78-80页
        5.5.2 徐变第80-82页
    5.6 小结第82-84页
6 预应力结构用机制砂混凝土与机制砂混凝土轨枕性能第84-110页
    6.1 梁体用机制砂混凝土第84-92页
        6.1.1 配合比及工作性能第84-85页
        6.1.2 力学性能第85-87页
        6.1.3 耐久性能第87-89页
        6.1.4 收缩徐变性能第89-92页
    6.2 轨道板用机制砂混凝土第92-99页
        6.2.1 配合比及工作性能第92-93页
        6.2.2 力学性能第93-95页
        6.2.3 耐久性能第95-96页
        6.2.4 收缩徐变性能第96-99页
    6.3 轨枕用机制砂混凝土第99-103页
        6.3.1 配合比及工作性能第99-100页
        6.3.2 力学性能第100-102页
        6.3.3 耐久性能第102-103页
    6.4 机制砂混凝土轨枕试制与性能测试第103-109页
        6.4.1 概述第103-104页
        6.4.2 原材料及配合比第104-105页
        6.4.3 轨枕试制第105-106页
        6.4.4 轨枕性能第106-108页
        6.4.5 轨枕试制总结第108-109页
    6.5 小结第109-11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10-112页
    7.1 结论第110-111页
    7.2 展望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0页
附录1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表第120-122页
附录2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交通路网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边界控制算法研究
下一篇:地铁上盖物业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