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PP资产证券化融资对策研究--以虎门绿源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PPP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PPP项目融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PPP资产证券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4 文献述评第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页
    1.5 主要创新点第15-16页
2 相关理论分析和国内PPP资产证券化融资发展现状第16-25页
    2.1 PPP项目概述第16-18页
        2.1.1 PPP定义与内涵第16页
        2.1.2 PPP主要特征及作用第16页
        2.1.3 PPP模式典型结构第16-17页
        2.1.4 PPP主要运作模式第17页
        2.1.5 PPP项目主要融资方式第17-18页
    2.2 资产证券化概述第18-19页
        2.2.1 资产证券化概念第18页
        2.2.2 资产证券化主要分类第18-19页
    2.3 PPP资产证券化融资概述第19-20页
        2.3.1 PPP资产证券化简介第19页
        2.3.2 国内PPP资产证券化融资作用第19-20页
    2.4 国内PPP资产证券化融资发展现状及问题第20-25页
        2.4.1 国内PPP资产证券化融资发展进程及现状第20-22页
        2.4.2 国内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3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第25-37页
    3.1 虎门绿源PPP项目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基本情况第25-28页
        3.1.1 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交易结构第26-27页
        3.1.2 证券化产品结构介绍第27-28页
        3.1.3 专项计划信用增级方式第28页
    3.2 虎门绿源PPP项目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存在的问题及优点第28-37页
        3.2.1 原始权益人不能确保持续经营和及时履行差额支付承诺第28-29页
        3.2.2 原始权益人未设置PPP项目服务机构候补预案第29页
        3.2.3 证券化产品收益与风险不对等第29-30页
        3.2.4 证券化产品层级设计单一第30页
        3.2.5 专项计划的基础资产类型单一且涉及地域范围较小第30页
        3.2.6 SPV未做到真正的“风险隔离”第30-31页
        3.2.7 专项计划预测现金流与证券化产品各期本息支付不完全匹配第31-34页
        3.2.8 原始权益人选择的中介机构资质优良第34-35页
        3.2.9 PPP资产证券化产品期限基本覆盖项目后期运营期限第35-36页
        3.2.10 专项计划基础资产转让合法合规第36页
        3.2.11 PPP项目相关信息公布及时全面第36-37页
4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对策第37-43页
    4.1 原始权益人应增强主体综合能力第37-38页
        4.1.1 原始权益人应确保企业持续运营第37页
        4.1.2 差额支付承诺人应提升自身差额支付能力第37-38页
        4.1.3 资产服务机构应向投资者明确项目责任主体第38页
    4.2 PPP证券化产品预期收益应与投资者承担风险相匹配第38页
    4.3 细化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层级第38页
    4.4 提供优质基础资产组合,为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第38-39页
    4.5 原始权益人应完善基础资产的风险隔离第39-40页
    4.6 尽力做好未来现金流与证券化产品各期本息支付的匹配第40页
    4.7 原始权益人应选择资质较强的中介机构第40-41页
        4.7.1 原始权益人应选择实力较强的计划管理人第40页
        4.7.2 原始权益人应选择管理规范的托管人第40-41页
        4.7.3 原始权益人应选择担保实力较强的担保人第41页
        4.7.4 原始权益人可引入多家公信力较强的评级机构第41页
    4.8 PPP资产证券化产品期限应尽力覆盖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第41-42页
    4.9 原始权益人应确保基础资产无权利受限第42页
    4.10 原始权益人应定期及时公布PPP项目相关信息第42-43页
5 结论与展望第43-44页
    5.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第43页
    5.2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第43页
    5.3 下一步研究计划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博弈仿真研究
下一篇:中美股市动态冲击效应实证研究